何明星
汝城县第五中学424109
摘要:体育是国家制定的中考科目,随着中考体育的改革和新方案的提出,中考体育也受到社会大众广泛关注。同时中考体育的改革必然会对体育教学带来显著的影响和冲击。本文针对福州市中考体育教学现状的研究,分析目前福州市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以期为中考体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个方向。
关键词:中考体育改革;体育课堂;应对策略
对中考体育改革进行比较分析,探索课堂改革策略。从初中体育课堂组织模式、课堂教学内容、课堂评价标准三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为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提效和中考体育成绩提升提供参考
1中考体育制度改革的分析
2019年中考体育改革,改革的方向是“分值提升,考试内容变化,注重学生初中阶段体育课堂的过程评价。更侧重于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技术和上肢力量的发展,注重形成性的过程评价。
评价方式多元化,增设阶段性测试,说明评价目标由统一考试向多元化的目标转变,避免了“素质教育”走向“应试教育”,考什么练什么、集中强化突击训练的情况出现,更加注重学生日常体育课堂学习和身体素质提升。
评价内容多样化,增加选择性内容中考体育统一测试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取消了坐位体前屈,新增加了球类(篮球、足球、排球)的三选一技能技术和上肢力量类(男生引体向上、女生斜身引体或是原地双手正面投掷实心球)的二选一测试内容。说明评价的指标由以前的耐力(长跑)、下肢力量(立定跳远)、柔韧(坐位体前屈)三大类改革为运动技能、上肢力量、下肢力量、耐力,更加多样化,更注重运动参与和身体健康指标的达成,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方法精细化,增量过程性操作将学生每学期的体育课成绩和每年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分别按照相应等级计入中考体育成绩。以中考考试制度的形,通过评价学生体育学习过程来推进评价方法的精细化,从而实现对学生学习水平评价的精细化管理。这也再次表明中考体育对学生日常体育学科学习和基本身体素质提升的重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意识。
2多措并举下的体育课堂应对策略
中考体育改革,其实质是通过考试方式的变革,倒逼初中体育课堂进行教学改革,而课堂组织模式、课堂教学内容、课堂评价标准的改进是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
2.1转变中考体育教学观念,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在中考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师应当充分加强对中学体育课程的重视,能够对中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进行有效的分析探究,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从而更好的形成对中学体育教学的创新型认识,积极的引导初中生们适应中考体育教学的需要,对于初中体育课程进行教学上的有效改革。
同时也应当引导初中生们转变自己传统的中考体育学习观念,能够以初中生为体育教学的主体地位,运用不同的中考体育教学方法与工具来进行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创新,进而完善中考体育课程的教学体系,更深层次的丰富体育教学的相关内容,以此来激发初中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进而提升中考体育的教学效率。
2.2组织合作式体育教学,提升初中生的学习效率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对初中生自身体育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初中体育教师应当积极地组织初中生们进行分组合作式体育学习。转变传统意义上给予初中生们相同体育目标的教学方法,充分实现根据初中生们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体育分组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初中生们能够根据自己的体育发展需要对体育项目进行选择。初中体育教师首先就应当引导初中生们进行高效的体育活动,组织初中生们进行集体性的体育项目竞争,提升初中生的体育学习效率。
2.3加强初中生的思想教育,明确锻炼的目的
在中考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锻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能够增强初中生的综合体质,增强初中生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进而提升初中生综合生活能力和在学习过程中的效率。由此可见初中生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对于他们自身有着重大的意义与作用,但是当前很多初中体育教师都没有灌输给初中生们锻炼身体的实际目的,只是间接性的表达中考体育分数的重要性,这让初中生们在体育课堂中只是为了分数进行了体育锻炼而加强锻炼。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当注重为初中生们讲解有关中考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引导他们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带给我们日常生活的好处。
2.4创新体育教学方式,搭建体育教学平台
在体育教学中,想要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就需要大力推进体育教学的改革,在建设学校硬件设施的同时,也需要关注软实力的建设。另外,体育教师也需要不断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引导体育教学逐渐向实用化、多样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另外体育教师除了需要传授学生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之外,还要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还需要融入一些开放式、联动式的教学法,更好地提升体育教学的合理性和开放性,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学机制。
2.5建设中小学体育课程的连贯性和体系化
目前一线教师感受到的一部分压力是初一新生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掌握的运动技能较少,没有很好运动习惯。这反映出小学体育课程安排和教学的实施与中学体育教学及体育中考有一定的分割,所以我们要积极探索建立中小学体育课程的体系化和连贯性,我们从小学到中学要结合体育课程大纲,进行合理课程安排和课程建议,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在小学阶段习得多项体育技能,广泛培养体育兴趣,引导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充分利用素质窗口期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和保障小学体育课程在小学教学工作的重要性。要积极建立与对口小学的体育教学交流协作机制,为初中体育课程打好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学体育教师要积极地创设新出体育教学新模式,激发学生们的上课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对学生们体育课的差异化培养,切实提高体育课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继而能够让学生有个不错的体育成绩。
参考文献:
[1]邵金红.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师的核心素养提升路径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0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