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现状和对策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9期   作者:傅永清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升、教学理念的创新

         傅永清
         湖南省衡阳市逸夫中学   421001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升、教学理念的创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相关问题也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实事求是体说,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现状还不容乐观,很多教师与学生都只是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考试分数,没有对道德与法治内容进行重视,同时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问题。据此,该文结合教学现状提出了对策,希望能够对现实有所裨益。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对策
引言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亦或是学生家长普遍关注分数的问题,尤其是学校领导以及教师,完全以提升学生的分数为主要目标,忽视了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在进行发育,只有在这一时期合理地实施道德与法治教学,才能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三观,促进他们未来的发展。所以,相关人士必须要加强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视,不断提升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水平,保证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进步。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现状
         目前,大多数初中学生都不喜欢上道德与法治课程,之所以会如此,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缺失。除此之外,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内容方面较为枯燥,大量的理论让学生无法提起兴趣进行学习,同时还有很多学生表示对道德与法治的内容难以理解,因为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不存在紧密的联系,导致学生不愿意学习这一课程。
         再者,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都仅仅是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而对于学生来说,只能够在讲台下被动地听讲,他们对教师讲的大道理毫无兴趣,甚至存在着一定的抵触感,青春期的学生本来就存在逆反心理,教师越按部就班地教学,越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降低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率。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优化策略
1.建立学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有其独特的个性特点,他们更愿意了解一些实际生活中能用到的知识,因此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来学习知识,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便于学生快速理解理论性与抽象性强的知识,也能让他们看到道德与法治不只存在与书本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蕴藏着这方面的内容,让他们懂得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根本目的,也能促使他们将所学内容灵活地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深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比如,部编版七年级《感受生命的意义》中,主要是让学生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访问的形式,列举出一些特别人物的事例,围绕着自己和学生的生活故事,来展开对人生的意义这一话题讨论。教师为学生播放霍金的一些事例及成就,向学生提问:“人为什么活着。”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为了实现梦想。”教师继续提问:“人怎样活着才是值得的?”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以及希望自己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教师适时引导:人活在世上,都希望自己不成为他人和社会的负担,希望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并承担起要负的那份责任。 教师在列举出断臂刘伟的故事,让学生谈谈看过之后的感受以及启发,很多学生都陷入了思考当中,教师引导:每个人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抱定自己的信念,实现自己的梦想以及自我价值,这一生就是值得的。课堂中所列举的例子都是真实存在的,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给了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得他们能深入挖掘知识的内涵,形成自己的理解与体会,增强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效率。
2.运用情境教学法,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深化
         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抽象、枯燥、晦涩难懂,造成了学生学习困难的局面。对待这部分知识,教师可采取情境教学的方式,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加入情境表演等多种形式,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亲身体验,这样能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带动课堂积极性氛围的提升。
         例如,八年级《合理利用网络》,让学生了解网络交往的规则,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培养学生网上自我保护的能力,促使他们自觉尊后网络规则,具备对网络优势与陷阱的分辨能力。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网络病毒的案例及其危害,警示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引出这节课的内容,请学生依据个人经验回答怎样做才是合理利用网络,教师将学生的答案归类板书,肯定学生回答中符合要求的具有媒介素养的行为,让学生理解媒介素养的概念,接着出示一则沉迷于网络的真实案例,请学生评价其中的行为以给自己的启示,大部分学生能正确指出哪些是行为是否是合理利用网络的行为,适时展示出青少年文明网络公约,让学生诵读。之后再列举一些正面和反面的例子,引导学生构建绿色健康的网络生活,帮助学生认识网络正能量的力量,同时提醒学生要量力而行,并且要正确分辨事情的真实性。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认识你到合理利用网络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对自身行为的思考,促使他们严格遵守网络使用规则。
三、结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的成长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要重视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学中需不断反思和总结问题及原因,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促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秦凤.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现状和对策[J]. 魅力中国, 2017, 000(049): 69-69.
[2] 梁静.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 读写算:教师版, 2017(42): 229-229.
[3] 刘勤.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 中外交流, 2019, 000(010): 214-214.
[4] 文元军. 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06): 70-70.
[5] 章柳槐.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 信息周刊, 2019, 000(005): 0284-02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