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致伟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石化职业高级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提升,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迎来了创新和改革。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之外,还应该在教学的环节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思维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可能,同时也能够不断的优化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本文就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能力;策略
引言:数学是一门极其复杂且抽象性的学科,如果教师一味的对学生灌输知识,往往教学的质量会较差。因此必须要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中参与学习,主动进行思考,才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力。由此可见,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利用学生的各种优势以及能力,构建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不断的优化学生学习的质量。
一、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
动机是指人类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想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需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的教为主,往往并不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因此必须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创新教学的方法,将学生带入课堂,产生主动思考的动机。例如在学习《集合的概念》这一节课程时,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几个情境,让学生从情境出发,对集合的概念进行思考。第一个情境,一个教师提出问题1到10之间所有的偶数是哪些?第二个情境地球上的四大洋。从这个两个情境分析可以发现,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2,4,6,8,10。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以及北冰洋。在学生主动思考得出答案之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对这两个情境的答案进行总结,用另一种形式表达这种结构,继而引出集合的概念[1]。
二、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
高中数学课堂不应该是教师一个人的“表演”,其该是师生以及生生相互沟通的场所,只有营造这样一种学习的氛围,才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在课程设计或者结束后,鼓励学生积极的思考,勇敢的提出问题。
即使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较为简单,教师也不应对学生贬低,应积极的解答,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一个和谐的高中数学课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质疑的习惯。例如在学习《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时,需要学生掌握不等式的性质,并利用该性质对数或者式子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数学运算的能力。通过初步预习学生会有自己的一些疑问,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将疑问表达出来。比如为什么需要用不等式表达?该如何表达不等式?其和解决生活问题有什么关系。基于学生的问题,教师需要一一引导并解答。如“如何表达不等式”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用语言文字先叙述,让学生思考。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出“a-b为正数,等于0,为负数”,学生通过思考就可以得出,,,两个数值的不等式关系为“”。基于学生的质疑,开展教学活动,可以调动学生思考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意识,为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以及逻辑推理能力
高中数学是非常抽象且复杂的,很多知识如果仅靠学生一人的能力,往往并不能够探索出答案,可能在中途遇到阻碍时就已经放弃。因此教师应建立数学小组,从实际情况出发,设计问题,鼓励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合作探究,逐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以及逻辑推理能力,为学生数学学习力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例如在学习《基本立体图形》这一节课程,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本篇内容进行预习。教师先设置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归纳。如在生活中哪些是球、圆锥体、圆柱体。基于小组内部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所认为的圆锥体以及圆柱体。接下去根据教师的问题,“这些圆锥体以及圆柱体有哪些特征呢?”学生开始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总结出立体图形的特征。在这个环节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还锻炼了学生对数学的归纳能力。上述问题探讨结束之后,就对立体图形有了基本的了解。接着教师继续提问,以一个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作为旋转轴,并旋转一周,请问最终形成的旋转体叫什么?有些学生空间能力较差,往往并不能够对这一内容很好的回答。此时在小组内部,每个学生都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之路,有的实际操作得出答案,有的画图得出答案。总之在这小组活动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训练和提升[2]。
结语: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环节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最终的教学目标。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对学生思维的动机进行激发,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质疑,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除此之外,还可以融入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归纳以及推理的能力,落实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高高中生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古懂敏.巧用数学能力密钥,开启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之门[J].新课程,2020(08):12.
[2]王生杰.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J].新课程,2020(08):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