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帅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野钟乡野钟中学 553043
摘要: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长期发展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训,自学能力是学习的主要方式,把个人从学校进行脱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不仅使学生意识到传统教育的弊端,让学生清楚意识到教育本身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培养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语文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学习;适度性;策略
引言
学习语文是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理解各门学科知识的基础。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工程质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艺术修养,还能够协助学生提升与人沟通以及交谈的能力、更好的融入社会、享用生活。那么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适时点拨,把握重点
自主学习不应该是一种脱离了教师适时引导点拨的学习,相反,更需要教师的作为。这里就出现一个尺度的问题:学生能在自主学习中掌握多少?教师须引导点拨多少?若把握不好这个“度”,就会出现两种极端:一方面学生自己掌握不了的知识教师却偏偏不讲或讲得不透彻,就像只让牛儿自己找草吃,却总吃不饱;另一方面学生已明白的,但教师仍滔滔不绝,这样的结果是学生厌烦,浪费师生宝贵的时间。所以说教师要做到“适时”引导点拨,应根据课文内容及学生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引导到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上。例如,教师在教《桃花源记》时,扫除文字障碍后,就有学生提出:桃花源真的存在吗?教师如果任由话题说开去,学生显然就跳出文本,从现实的角度去讨论存在与否,显得生硬。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桃花源的环境优美,桃花源人生活和平、安居乐业、热情好客等内容的分析,由此学生产生由衷的羡慕——到桃花源里生活多好呀!又有学生提出文有“复寻桃花林,未果,寻病终”,可见桃花林不存在。学生一提出这个问题,教师就意识到:引导点拨的机会又来了!于是就顺势加大火候:就桃花林存在与否展开讨论,若不存在陶渊明为什么要写它?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热情高涨,展开小组讨论交流,最后对陶渊明写此文的目的、理想、志趣便水到渠成地掌握了,教师也完成了本文的教学目标。而这一切都有赖于教师在课堂中把握适度有效的组织、适时的引导点拨。
二、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现在信息技术不断走进校园,运用到课堂上,这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教学打破学生的思想限制,开阔他们的视野。除此之外,教师可以举办小型的活动,比如,学习出师表时文言文最让教师和学生头痛,按之前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课堂上翻译,学生做满满一面的笔记,但让学生自己翻译却一个也不会。这样既限制了学生的思想又把学生放在一个被动的局面,没有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根本不会灵活转变。但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却不一样,教师可以采用情景还原的形式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预习、讲述。老师需要把班级分成几组,然后选择一个团队领导者,领导者不能重复,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最后用一节课展示,选出最优秀的小组,小组成员会得到小奖励。这样的课堂气氛不仅很活跃,还使每个同学都融入课堂里。在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更使他们的创造力得到很好的发展。他们打破了原有的课本知识,把知识化为己有,并且能灵活运用。这样的模式不但只有这些,还可以举办演讲比赛、模拟课堂、做游戏等,这些形式都要有目的,比如教师在设计时必须完成一个什么样的目标。这样学生不仅能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发展。
三、延伸知识,开拓视野
学生除了在课堂上接受教育,在课下完成课后作业。更重要的是课后合理利用课余时间。依照学到的具体内容利用采取续编,搜集史实等等方法最大限度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开拓学生的视野知识面,巩固在课堂学习的知识,同时将课堂的兴趣延续到最后,将有限化为无限。施行生活化教学活动,将课堂中的学习到的东西合理充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这样学生的生活操作技能取得了学习,课堂之上的具体内容都到了巩固。如今应是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科学技术亦在飞速发展,除了语文课堂上老师负责任的实验教学之外,可以告诉学生在课后经由电视上的批阅,各种社会化设备上的软件展开更为详细和大众化的对相关具体内容的解说。可以更好的有利于学员对于课堂内容的知晓。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向教师提供基本情况和遇到的问题,更加注重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以及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对语文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文滢.刍议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71.
[2]刘永山.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35):69.
[3]殷长娥.如何在初中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32(06):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