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蓓蓓
衡水市前进小学 河北 衡水 053000
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学科,可以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识字是学生读与写的基础,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熟练掌握汉字的书写与使用,但从识字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很多学生对传统的识字教学并不感兴趣,因此教师要科学选择新的课程模式,而情境化课堂就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如何在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中应用情景化课堂呢?本文就这个课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相关问题
情境教学法,就是利用各种环境和情境,丰富课堂的表现形式,利用课本或课外生活素材,创设典型的场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识字教学中,“情境化教学”的优势非常明显。其次,情境教学法有什么特征呢?(1)情境教学法具有实践性。这是因为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给学生汉字如何读、如何认、是何意等,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写,即在掌握了汉字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懂得如何使用,必须要有效落实在具体的实践之中。(2)情境化教学还具有启发性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学习不仅是一个理性知识的习得过程,还是一种情感的培养活动,这在语文这门学科中表现得尤其明显。适当的情感融入,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教师应当通过恰到好处的情境创设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魅力,启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3)情境化教学还具有生活性的特点。这是因为情境的创设需要来源于生活的素材。只有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才能够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新知识。另外,学习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并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空想。因此,接近生活的情境创设,于教学、于学生而言,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2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非常强烈,面对新鲜事物具有比较强的接受能力。而小学识字教学本身的内容是比较枯燥、单一的,在课堂教学中如果长时间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必然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而通过开展情境化教学,则可以将教学内容与虚拟的情境结合到一起,引导学生在更加接近现实的环境中去学习所学知识内容,如此一来,学生自然就可以保持更好的积极性,最终为实现教学目标提供有力支持。此外,在情境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使用很多教学用具,这无疑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开展情景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意识到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工具,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者是播放音乐来讲述相关的语文故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参与到识字教学当中。
2.2降低学生学习汉字难度的有效途径
对于刚步入小学的学生来讲,“识字”是他们学习语文和其他学科的“敲门砖”,而中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学习汉字的难度。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所以学生在学习汉字时不免会感到枯燥无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汉字的兴趣和欲望。为了降低学生学习汉字的难度以及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汉字,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展开情境化识字教学就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在识字教学中,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具有创意的情境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开拓他们的学习思维,提升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利用这种科学和实用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学习汉字的难度。
3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应用
3.1更加形象的情景模拟
小学识字教学的情境化课堂应保证内容上的趣味化和实际化,教师则需要改变以往教学单一化和表面化的形式,把静态的文字情景化为动态的景象或故事,以此更加便于小学学生的记忆和使用,而在此过程中学生心理层面上的学习压力也会有效降低。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通过为学生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像、视频、音乐等来辅助教学,利用视觉和听觉上的技术将学生代入情境中,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关于动物的识字教学过程中,可以播放这些动物的叫声或视频动画,加强学生的联想。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引导性的方式进行情境化的教学。如在丑小鸭的课文中,教师可让学生想象丑小鸭的外貌特征,然后以此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是通过课文中哪一句话想象到的,以此增加学生的思考过程。
3.2结合故事进行教学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各种类型的故事也有很大的吸引力。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插图或者是在多媒体中提前准备好的图文等,根据自己的想象,把一些小学生需要学习的汉字的形状来源等编成简单的小故事,也可以根据这些字词来讲一些故事,让学生在这样的故事中轻松愉快地学习需要认识的汉字。以学习部编版课文《我是什么》为例。文章中需要学习的关键字有变、极、片、洋等,老师可以通过对这些字造句变成一个小故事,比如“一片雪花落入了一个极大的海洋变成了一滴水”。在老师进行这样的举例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将几个字结合起来编成一段话。既给他们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也让他们对字词和字词的意思进行了思考。
3.3应用游戏化情境
无论是低年级的学生还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都喜欢玩游戏,只要提到游戏,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热情。传统教学中的死记硬背与临摹抄写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且重复多次后学生的错字率也会随着学生的粗心大意不断提高,甚至使得学生的识字效率降低。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点,以游戏化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其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增强记忆。比如说在认识“拍”这个字时,笔者融合了《拍手歌》进行教学,让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拍手游戏。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按照拍手节奏朗读,让其在游戏的过程中强化对“拍”这个字的理解。学生熟悉了这个流程后,笔者接着让学生自由练习,让其加快拍手的速度,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我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留心观察学生的动态,之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动手创编,以此鼓励学生。通过将识字与游戏融合,增强学生对生字的理解。
3.4对比教学,在差异中学习
小学阶段学生需要记忆的基础汉字数量非常多,如果只是一股脑地呈现给学生,而不能够进行有效的记忆和区分,学生很容易前边学后边忘,对于汉字的意义也不能理解。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汉字本身在造字方面的一些特点,引导学生有区别地进行分类和归纳。如在汉字中,很多字都与水相关,江、河、湖、海等就是这类汉字。教师就可以引导小学生对比记忆,从音、形、义几个方面有效区分,并鼓励学生们结合自己的认知来说一说这些字的区别,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发现甄别对比意识。再让学生们试着组一个句子,说一个故事,让小学生具备连贯的思维意识,这样学生再遇到一些类似的文字,如洋、滨、潮、浪等文字时,不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也能够猜测他的大体意思和字音。这种惊喜的发现可以更好地提升小学生汉字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效归类,举一反三,提升小学生整合归纳意识。
4结束语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来说,识字教学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对学生提升写作能力以及阅读能力有深远的影响。教师应当全面地发挥出在小学语文中采用情景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价值和作用,注重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情景、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促使学生能够接受更加专业化的教育,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从而主动地融入学习过程中,提升参与度,为促进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文斌.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探索[J].考试周刊,2019(55):80.
[2]杨青.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J].人文之友,2019(14):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