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昌宝
450722197706**** 广西钦州 535414
摘要: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促使一线教师主动转变传统观念,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课堂变革,为构建高效课堂做好了准备工作。新时期,课堂教学应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在教学实践中持续发力,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将小学的语文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上去,进而实现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策略
1导言
小学语文教师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在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中,要以不断提高学生知识累积和语文学习的方法为重点,在语文学习和考试中,考取优异的成绩为结果,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不断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在核心素养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核心内涵,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前提和保障。因此,教师要在核心素养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不断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第一,教学方法、手段趋向复杂化、形式化。很多农村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前的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上过于复杂化,课堂活动的设计倾向于形式化。教师往往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但实际上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并不紧密,导致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第二,教师大包大揽,导致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度低。当前,在地区,“师道尊严”的传统依然扎根在许多年长的教师思想深处,这些教师是知识和资源的垄断者,包揽学生的全部学习活动,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已经咀嚼碎了的知识,感受到的是语文课的枯燥性,这种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教学目标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第三,学生思维固化,缺乏质疑精神。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缺乏创新、探究精神,教学模式单一,将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致使其不敢质疑教师。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思维被束缚,难以产生个性化的学习体验。第四,教师提出的作文题目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在作文课堂上,一些语文教师在命题时不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给其设置一些如“我的理想”这类比较空远的作文题目,对题目的解释也不到位,强行让学生完成。这样一来,小学生只能挖空心思去虚构,写出来的内容都是套话,毫无生气。
3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3.1运用简约思想进行课堂教学,让语文课堂教学简约而不简单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已经成为一线教师的共同目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实现并不是完全是让学生自主学习,也不是让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更加复杂化,而是应该秉承简约思想,打造至简课堂。例如,教学《玲玲的画》这一课时,笔者以简约思想为指导,针对文中的重点语句带领学生细读文本,并进行精确讲解,引导全班学生都积极参与文本详解。课文中有如下内容。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笔者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谈论对上述玲玲爸爸所说的话的观点,然后使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遇到的坏事变成好事的情况。通过笔者的引导,学生联想到了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小事,促使学生获得了良好的阅读体验,进一步体会到了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之情。
3.2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提升学习目标达成效果
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是世界范围内教育领域广泛使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教师通过设定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合作互助完成,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高效完成课堂任务,还能培养其团结合作的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进行教学前,教师先将学生进行分组,在征求学生意愿的基础上,根据学习任务的难度、侧重点,以及小学生的性格、兴趣、语文基础和学习优势、交流能力等因素合理划分小组。接下来教师将某一篇课文的学习任务分成几个小项目,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例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这篇文章篇幅较长,对于刚上二年级识字不多的学生来说,朗读和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在教学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让他们说一说课文中都写了黄山的哪些奇石、它们都有什么特点。这几个小任务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认知发展规律,能够充分调动并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其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然后笔者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三幅插图,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先阅读相应介绍奇石的自然段。如针对第二自然段中介绍的仙桃石,笔者让学生在组内讨论一下为什么这块奇石偏偏要用“仙”这个字。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结合课文中运用的“飞”和“落”等字词,感受到仙桃石的神奇。后面三个段落的教学也同样如此,笔者结合课文中的关键字词,提出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深入解读课文,感受黄山石的奇妙之处。
3.3结合文本内容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
新课标明确指出,课堂教学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促使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学习。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前提是他们对教师所讲的知识或课文中的文本内容产生了质疑,引发了认知冲突,他们才会有主动深入探究的欲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文本内涵,结合文本巧妙设置问题以启发学生主动进行思考,让学生敢于对文本内容提出质疑,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教学《大禹治水》这一课时,笔者在备课过程中发现,全文中共出现了四次“禹”字,但是前三次是以本名“禹”出现的,最后一次治水成功之后便用了“大禹”这个名字。针对这一微妙的变化,笔者提出问题以引导学生质疑:“课文最后为什么会在禹的名字前面加上一个‘大’字?”学生在仔细阅读课文之后,很快就了解到这是人们为了表达对禹的尊敬和崇拜之情,表彰其伟大功勋的一种尊称。
3.4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设置作文题目,促使学生写作时言之有物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由此可见,学生写作文其实就是写自己熟悉的人或事。但在现实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很多学生在习作课上常常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因此针对低年级小学语文的写话训练,笔者在讲完《假如》这篇课文后让学生思考:“假如给你一支马良的笔,你会画些什么呢?”并给予其一定的提示:“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画了个()的太阳,送给(),让他()。”在此句式下,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熟悉的生活,加上合理的想象,积极地思考并完成写话训练,真正做到言之有物。
4结语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及时地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认识到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真正在教学的全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教学内容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计划,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帮助小学生实现语言积累,提升其语言能力,从而成功建构起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马玉兰.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31-133.
[2]李欣玉.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J].亚太教育,2019(08):108.
[3]陈冬冬.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87.
[4]谢雪玲.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