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素质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2期   作者:林瑜芬
[导读] 随着社会教育界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国家对学生素质情感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
        林瑜芬
        江西省新余市逸夫小学,江西 新余 338000
        摘要:随着社会教育界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国家对学生素质情感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通过介绍素质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中渗透的重要性,在这一基础上,阐述了素质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渗透的措施,包括设计情境教学、教法学法结合、注重文本朗诵,注意发展智能以及深入课文分析,实施教学评价。
关键词:素质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前言:在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下,教育部门对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改变关注越来越大,同时也给教课老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创新教课新模式,一切以学生能够快速发展为前提,运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满足教育部门对教师的教学要求。
一、素质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的重要性
(一)情感激发求知欲,提高素质教育
        在素质情感教育过程中,情感渗透,可以激发求知欲,进而提高素质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如果教师在课前做好教学方案,根据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求,仔细对教学方案进行研究,运用正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将自身的情感有效的投入到教学中来,不仅能够使课堂的气氛变得活跃,也能使学生能够迅速接受教师讲的课程,提高对课堂内容的兴趣。学生对上课有了一定程度的热爱,就会逐渐提升自身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引导语:“同学们,在我们这个辽阔的祖国上有很多物产丰富、景色优美的地方,西沙群岛就是著名的风景区之一,那里有着美丽的环境、蔚蓝的天空以及可爱的人们,是人们适合游玩的旅游胜地。今天,我就带领你们去西沙群岛,感受那里美丽动人的自然景观,领略当地的风土民情[1]。当然,在同学们游玩完回来后,把我们在西沙群岛观赏过的风景都讲给全校的学生好么?”这虽然是简短的几句话,但通过这样技巧性的引导,可以使学生迅速的进入到了情境当中来,并也能根据情境当中的内容进行创意思考,抒发自身对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加强自身的思考能力和抒情能力,进而提升综合素质,使语文的考试成绩逐渐提高。
(二)情感促进语言发展,加强素质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情感的渗入,可以有效地促进语言发展,从而加强素质教育,在讲课文的时候,不仅要教授课文的内容,也要使学生学会感受课文的主题思想,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例如:教师在讲《夜莺的歌声》的课文时,要将自身的情感与课文抒发的情感进行一定的迁移和转化,在进行教课的时候,对学生和蔼可亲的讲述自己阅读这篇文章的感受:“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苏联卫国战争的故事,文章中有一个小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这个孩子本身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深刻了解孩子的性格与情感,读完后与老师进行交流,通过交流,相信同学们对课文会有更深的体会和印象。”虽然是平平淡淡的几句话,但这过程当中起到了师生之间交流情感的作用,既对学生起到了抒发情感的作用,又能够使师生之间拉近彼此的距离,学生和教师能够更好的进行交流,消除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想障碍,进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
(三)情感提高课文感染力,提升素质教育
        在语文课上,通过情感的渗透,可以有效的提高课文感染力,提升素质教育。例如:进行语文课《再见了,亲人》这篇文章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大声的自由朗读,因为这篇文章的内容感情浓厚,场面非常动人,作者通过描写亲人惜别的场景,赞美了人们用鲜血凝结成的深厚友谊。在教课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读、表演读以及比赛等形式,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情感进行朗读,从而对课文内容的感受更深刻。同时,教师播放三部教学影像,让学生根据画面的内容用自身所感受的情感表达出来,这样可以有利于学生提高抒发情感的能力。当老师总结这篇文章的时候:“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中国人不屈不饶,勇于斗争的足迹,用鲜血凝结成的友谊,难道不珍贵么?”学生们听到老师讲的话后都不禁流下了眼泪,将情感抒发到了最佳状态,达到了教学目标。
二、素质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的措施
(一)设计情境教学,教法学法结合
        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情境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情境创设将具体的内容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使学生能够深深的感受到情境中浓厚的情感,并体会到课本内容所表达的感情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而将情感教育顺利在语文课程中渗透出来。在小学时期,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学习能力强的阶段,对于新事物的求知欲特别强,因此,在进行情境教学的时候,学生有较强的接受能力,而且很容易被环境所影响。学生在思维方面,就好比一个平静的湖面,教师在湖面上投入情感的基石,学生的心湖上就会泛起层层涟漪。随着现在多媒体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多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比如:展示课件、播放教学视频以及文本录音等。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具体内容清晰的展现在了学生面前,不仅能够使学生快速的记忆文本内容,也能使学生逐渐的对语文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课文《草原》的时候,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的区分草坪和草原的区别,教师在课前可以多准备一些关于草坪和草原的图片以及视频,在课上的时候将这些备好的资料播放出来,这样以视频的形式和教师说课的模式结合起来,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从而更加深刻的掌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在教师教学的时候,应该注重教法和学法相结合,并且以学法为主,在教师讲课的时候,通过正确的教学方式将课本内容传输给学生,最终主要是让学生掌握重要的学习方法,从而将素质教育在教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这就是人们经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例如:在语文课《小马过河》这一课时,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小马“连蹦带跳”地说。在教师讲解这句话的时候,往往会让学生直接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和情感,这样固定的授课模式会使学生逐渐对课堂产生厌烦的感觉,甚至会导致学生上课出现睡觉的情况。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直接体会词语的寓意,再让学生进行朗读的模式体会其中的情感,之后让学生细细的比较两者的效果,这时学生都会觉得朗读的方式更容易体会出“连蹦带跳”这个词恰到好处[2]。但是这个词好在哪里呢?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进一步问道:为什么小马会对妈妈“连蹦带跳”地说?这个时候学生可能会说:小马非常乐意的接受妈妈给的任务。此时,教师可以继续提问:为什么小马非常乐意呢?在此时学生可能就会感到疑惑。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点指导,让学生重复阅读老马对小马说的话:“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情么?”这时,学生们就会立刻明白,小马是因为自己长大了,能够帮妈妈分担事情了,然而才会感到非常的高兴。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使学生能够快速体会到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品质。
(二)注重文本朗诵,注意发展智能
        课文阅读是语文课教学的核心,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体会到内容的情感和核心,加深对语文教材思想感情的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务必注重文本朗诵,实际上,语文课文就是将教材中的人物、景象以及事情用简单的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如果将课文划分几个部分来学习,那么就没有将文本整体来学习的效果好,而在这过程中,是没法用简单的观看课文来进行有效的理解,需要学生大声的朗读出来,以此对课文内容深入的理解,对课文抒发的情感很有可能在平时的生活中一直持续下去[3]。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会发现,大部分学生只会朗读重要的内容,很少在文本当中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还有一部分学生只有在教师要求朗读课文时才会阅读,主动性和积极性一点都不高,因此,学生很难在朗读过程中体会到课文的中心思想。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读书指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文的朗读,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效的提高做题能力,也能使教师更能对学生有个全方面的了解,将情感教育很好的体现在教学当中。
        在语文教学中要想充分的渗透素质教育,也要注意发展智能,提升学生的智力,同时也要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智力是指人们的智慧;能力则是指人们做事的能力,有的学生智力可能发展的较早,也有一部分学生会发展的较晚,有能力强的,也有能力弱的,但素质教育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差异来进行教育的教学模式,把握学生个性的差异性,制定符合学生的一套教学方案。例如:语文课有一篇文章是《大森林的主人》,其内容是雨后翻船,但猎人却努力解决了困难,而作者却迟迟克服不了。此时,教师可以进行提问:如果遇到同样的事情该怎么做?让学生们进行自由讨论,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明白,在面对困难时,要努力进行思考,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要勇敢的去解决问题。
(三)深入课文分析,实施教学评价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对文本进行细致化的讲解,注意对教材重点内容、句子以及词语的讲解,深入课文分析,从而培养学生对情感的体会能力。所以,如果想要使情感教育有效地渗透到教学当中,教师就要对文本的句子、内容以及词语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和解释,以此使学生能够对知识点理解的更深刻,更能体会到课文的中心思想。
        实施教学评价不仅可以知道学生的综合水平,也能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做一个有效检测,使教师能够有效的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研究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案,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4]。学生应该不断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而在此时,教师应该对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和机会,所谓学习的机会就是教师改变自身传统的管理模式,尽量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的去思考问题,久而久之,可以使学生逐渐加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结论:新时代下的教学目标,应该以学生素质教育和情感教育为主要方向,教师要不断的进行教学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研究合理的教学方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使学生能够迅速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学习成绩,以达到教育机构对学生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胡萍.素质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延伸[J].中国校外教育,2019(14):20-21.
[2]李婧怡.浅析中职语文职业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渗透[J].才智,2019(12):33.
[3]屈开太.新课改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2):150.
[4]庄少云.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当代教研论丛,2018(10):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