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素芬
江苏省昆山市实验小学 215300
摘要:课外阅读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阅读方法,它是积极活跃、创造性地理解记忆过程。小学生在掌握课外阅读方法之后,便能激发自身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从而形成主动阅读习惯。要实现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应该从读书方法、阅读兴趣、阅读氛围等做起。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引言
在现代教育不断得到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凸显了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这一目标的重要性,尤其是课外阅读对学生们的阅读习惯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单单能促进学生语文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开阔学生的视野乃至对于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根本上认识到课外阅读在学生学习中的意义,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选择有效的课外阅读活动
一、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意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包括课外阅读及课内阅读两个部分。尤其是课外阅读,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及补充。良好的课外阅读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对学生的读写能力有很好的培养及提高的作用,且还可以优化课堂的教学。课内的阅读可以保证学习完成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任务,而课外阅读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选择阅读文本及阅读方法。语文教学与课外阅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实践已经证明,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对激发起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的作用有限,在课外阅读中要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认知差异采用新的阅读教学方法才能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因此,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与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只有具备了浓郁的学习兴趣,才会投入到课外阅读中。要想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加课外阅读活动,教师应当竭其所能去创造机会和条件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切实感受到阅读应当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在晨会课的时候,可以向学生推荐一本好书,通过内容简介或是讲故事的形式,尤其在降到情节最为紧张的时候,戛然而止,来唤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兴趣。这时学生会主动跟教师借书一看,当他们拿到书的时候便会如饥似渴地去进行阅读,教师也可以在这个时候跟其他学生推荐一些相关的作品。这样一来,课外阅读就不再是一种课业负担,而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教师想方设法地去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能够兴趣盎然地读完刊物,体会和积累当中的语言信息,在自己的写作中才能更加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写出的文章自然也是妙笔生花。这样的快乐阅读更能发挥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真正地把“要我阅读”转换成“我要阅读”,学生在这样长期的阅读积累中,不断开拓视野,内存变得更加强大,就不必担心写作的时候不能大量且快速的输出了。
(二)立足课本,选取课本内容拓展的阅读素材
立足课本内容来选择阅读素材是一种最基本、最简便、最易获得的方式方法。这样的阅读素材选取有以下几点好处。首先,立足课本进行适当拓展,能够帮助学生对课本内容有一个更好更深刻的认知,帮助其更好掌握课本知识点。以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通过阅读,寻访辛弃疾的生平故事,体会辛弃疾在创作这样一首诗词时究竟怀有怎样的心情,以及这首诗词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当然,在课外阅读的书本选择上,教师也要考虑小学生的文化水平和接受程度,不能选择太深奥晦涩的内容,建议以故事性的内容为主,在阅读素材选择上尽量选择生僻字较少的读本。
(三)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以后,阅读量会越来越大,但是一本书只看一遍,可能会导致不求甚解或过一段时间后会忘记看了些什么内容,因此,教师还要根据学生阅读的情况来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在学生阅读的过程当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批注。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教师对他们批注形式的要求是只要能够画出自己认为写得较好的词句,而年级较高的学生可以在段落或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还可以建立积累本进行好词佳句的积累或者写读后感。同时,在学生们共读的书目中,每读完一本书,在班级内开展读书交流会以及手抄报展示活动,以此来检查他们读书的情况。
(四)组织激发学生对阅读兴趣的阅读活动
在课外阅读教育中,学生可以选择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将自己想要阅读的书目和阅读时间做出规划。由于课外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引起一些学生的相关兴趣爱好衍生,转移学生的阅读注意力。因此,在进行课本交流活动之前,教师应指导学生制定简单的阅读计划,准备相应的阅读时间和时间表,并结合课堂和课外的时事情况为每周的阅读教学引导做准备。在课外阅读的开展过程中,学生应具有原始的阅读感知,并能够通过在书中获得的名言或启示性语言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内容当中。在阅读教育中,学生需要扩大思维空间,积极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彼此交换自己的阅读体会。交流是课外阅读开展的又一关键部分,因为交流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还可以指导学生将阅读体会应用到写作当中,以提高他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五)运用信息技术,创建良好学习环境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信息之间传递的速度 加快,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人们可以在庞大的网络环境中搜索想要了解的 资料。随着国内各个地区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逐渐运用到教育的 各个领域,小学语文教师在向班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学时,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向班级 学生展示更多的学习资源,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提升其学习效率。互联网具备强大的存储功能,其能够通过网络快速传播到家长、教师和学生的生活 中。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便可结合互联网+阅读的形式,提高阅读量,利用信息 化手段完善教育体系。在丰富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满足教师和家长的实时互动,家长亦能够 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阅读爱好与习惯,让课外阅读充分活力。
结束语
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这决定了老师必须注重课外阅读,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活动开展,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收获丰富的课外知识,还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可见,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展开课外阅读活动,并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到阅读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张怀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开展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180.
[2]王永梅.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实施策略研究[C]. 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712-716.
[3]李金香.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2):253.
[4]岳文静. 有效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24-125.
[5]艾叶茂.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与对策[J].亚太教育,2019(0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