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兰
广西藤县象棋镇中心校 543300
摘要:课堂氛围是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公共情绪状态,它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是提升整体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力支撑,可以让学生在更加轻松、愉快的状态中进行学习。同时,活泼、积极的课堂氛围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从而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氛围;营造策略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比较重视教师的威严,强调学生课上要遵守纪律,不能随意发言。因此,传统的课堂氛围一般比较沉闷、严肃、甚至有点压抑,学生处在这种学习氛围下思维的活跃性受到严重的限制,也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进而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积极的课堂氛围,将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来,活跃课堂氛围,从而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保持良好的教学姿态。
小学语文教师采用良好的教学姿态展开教学是营造积极课堂氛围的有效方法。首先,教师要注重自己的个人形象,外在形象上要做到穿着得体、干净整洁,在讲课方式上做到文明用语,在精神状态上保持昂扬向上,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其次,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平时和学生的相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都要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友好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和关怀。再次,为了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教师还要经常鼓励学生,通过鼓励让学生产生自信,进一步营造出积极的课堂氛围。
二、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对象,对课堂氛围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之间的主体差异,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我展示的平台,进一步活跃课堂的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过程作为教学的重点,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
三、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
1.实践教学法。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尝试一些新鲜的事情。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好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并注重对实践教学法的运用,通过实践教学法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营造出积极的课堂氛围。并且借助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
2.游戏教学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非常被动,不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所以课堂氛围会显得非常沉闷。为了有效改善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法展开教学,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玩心较大,比较喜欢一些游戏活动,在平时和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对游戏产生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将教学活动和游戏结合在一起,寓教于乐,让学生通过游戏学到知识,实现在学中玩、玩中学的教学效果。
在正式上课前,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一起唱歌或者做游戏的方式营造出积极的课堂氛围,这样可以让学生快速收心,进而更好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为学生接下来的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多媒体教学法。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因此也是营造积极课堂氛围的一个有效方法。通过多媒体设备的运用,将原本抽象、难理解的知识以视频、图片或者声音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更加有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课上表现得更加积极活跃。
四、增强课堂互动。
良好的课堂互动是营造积极课堂氛围的重要条件。一方面,要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学习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探究等活动,以此来增强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另一方面,则要进一步加强师生活动,良好的师生互动是营造积极课堂氛围的关键举措。首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原有基础上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多观察学生在课上的反应,运用问答或者情境导入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良好的师生活动来营造出更加积极的课堂氛围。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即使学生回答错了问题也不能责骂学生,而是要指出他们的错误并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教师对学生的责骂在很大程度上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氛围变得沉闷,而鼓励则会使学生燃起学习的热情,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
五、通过设悬念引发课堂氛围。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对课堂氛围的重视程度不够,也不知道采用什么方法来活跃课堂氛围,害怕将课堂氛围放开后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因此整节课下来基本都是教师在讲课,学生被动的听讲。课堂就像是教师的独角戏,而讲台下的学生就像一潭死水一样,课堂气氛沉闷,导致教和学相分离,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所以,教师必须改变这种教学状态,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师在课上可以适时地设置一些有趣的、悬念式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的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通过悬念设置,让学生产生认知矛盾,当学生对疑问有了探究欲望的时候,就会更加积极地去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
六、选择适时进行课堂提问。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恰当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有利于更好地活跃课堂的氛围。一些语文教师虽然在教学中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展示了丰富的教学内容,但是由于没有设置有效的问题,并没有将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来。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并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营造出积极的课堂氛围。
积极的课堂氛围可以促进教学的开展,提升教学效率。而沉闷的课堂氛围,则会限制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影响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为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创设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马芸芬.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课堂氛围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
[2]张冰.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11).
[3]顾英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J].考试周刊,201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