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低段看图写话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2期   作者:卫晓宣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
        卫晓宣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放路第二小学   山西运城   044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基础教育,更是要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核心素养基础下强化学生看图写话能力,为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就看图写话教学环节,提出具体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教师在低段语文教学中要强化对学生看图写话能力的培养。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看图写话的兴趣,从而进一步的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一、基于核心素养下,看图写话教学意义
        基于核心素养下,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语文运用能力、语文的思维能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自身的引导,对学生进行一个综合的提高,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有着一定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求知欲。教师要改善自身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开展看图说话教学,有着很深层次的意义,有助于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养成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小学语文低段看图写话教学策略研究
        1.导入生活片段,引导看图,培养良好的观察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阅历较少,在看图写话方面还有所欠缺。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学生写出来的话语不是脱离实际,就是观察的不够全面。因此,要想提升学生看图写话能力,就需要教师着手于眼前,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从而更好的将图画中想要表达的内容理解清楚。在引导看图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导入一定的生活片段,重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给予学生一些良好的指导建议,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在看图写话时做到动静相应,收获令人满意的學习成果。例如,在教学《千人糕》这节教学内容之后,学生了解到“千人糕”之所以叫千人糕是因为在其制作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多种程序。教材中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幅画,但是将其制作和售卖过程描写的很清楚。教师引导学生看完这两幅图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来想一下,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糕点或者是食物的制作过程?制作这些食物的过程能否用图画和语言描述的形式呈现出来?当教师问题提出之后,有的学生就说了“馒头的制作过程我知道,我有看过妈妈在家蒸馒头”。还有的学生说:“蛋糕的制作过程我知道,因为我的妈妈是一名甜点师……”。

“看来有很多同学想要把自己知道的一些食物制作过程分享给我们,那么,就动起你小手,发挥你的想象力吧!”。待到课尾的时候,有的学生将妈妈蒸馒头的过程绘制成了四幅图。“面团揉制——发酵——馒头制作——馒头出炉”,不仅画的栩栩如生,下面的描述步骤也很简单明了……在这种方式引导下,学生不仅学的开心,同样的对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提升。
        2.借用启发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看图写话能力
        在小学低段教学中,看图写话其实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一个过程。学生只有观察的仔细,自然在写的过程中就会表达的清楚明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将写作的技巧传递给学生。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事物,指导学生看图的顺序和重点,明确图片中各项事物发展的顺序。有正确的观察方法是思维发展的前提,也是看图说话写话的关键一步。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与他人想得不同,说得不同,并且还要有意识地在课堂进行留白,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例如,《乌鸦喝水》是最为常见的看图写话教学模板,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对图片进行分层次观察,从故事的背景来观察从而写出自己的想法。如:第一张图,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第二张图乌鸦找到了一个水瓶,但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也小喝不着。第三张图乌鸦找到了一些小石子,把石子放进瓶里,水慢慢升高了,最终喝到水了。循序渐进地让孩子把图片中的故事说出来。最后可以给学生留一个思考问题:除了图中乌鸦的办法,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乌鸦喝到水呢?
        3.借助绘本故事,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为学生设定一定的语境,让学生在思想的空间里展开写作。绘本是学生喜欢的,绘本里面有着丰富的内容,有着学生喜欢的色彩,利用绘本,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该把握学生的特点,小学生的逻辑较为跳跃,具有一定的活跃性,想象力极为丰富,教师可以根据这一性格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可以得到全面综合的提高。例如,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场景,比如一个学生在班级中学习,让学生根据这个情境进行写作,模拟自己就是这个学生,让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是给学生模拟一个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场景中开始训练自己的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另外,看图写话需要教师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身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激发。教师要拓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任淑梅.课文,写话教学的支点:以部编教材为例谈促进写话素养的有效策略[J].阅读,2018(95).
[2]许丹霞.“生活化”: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1).
[3]潘建强.以文本之帆 乘想象之风 游诗歌之洋:《彩色的梦》想象写话教学[J].小学教学设计,2019(7).
[4]时凤萍.小学语文写话教学由低段向中段过渡衔接初探[J].宁夏教育科研,20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