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2期   作者:王维丽
[导读] 群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群文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
        王维丽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黄家坝街道牛场学校 贵州省遵义市 564104
        摘要:群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群文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同时教师通过相关的提问和引导可以扩展学生的阅读思维,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的作用和意义,并对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实施群文阅读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程教学中,群文阅读作为一种全新的阅读教学方法受到教师的广泛欢迎。相较于其他阅读方式,群文阅读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应用到不同类型的文章阅读当中。群文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章理解能力,还可以强化学生的阅读技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开展群文教学活动,不断引导学生通过文章阅读,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2 小学群文阅读的价值分析
        2.1 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对新兴的事物有足够的好奇心,愿意参与到新兴事物的学习中去,这一点对于落实群文阅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的文章通常都是同一类的,时间一长学生必然会丧失阅读兴趣,感到阅读的枯燥乏味,对阅读积极性有所打击,对于培养学生阅读素养有很大的影响。与传统阅读模式不同,群文阅读注重将一组文章通过一定的方式结合到一起,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增加讨论环节,让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思维能力。
        2.2 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素养与思维能力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注重对单篇文章的讲解,学生学习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没有给予学生学习状态足够的关注,对学生的个人见解也不够重视,导致学生主观能动性与思考能力不足。另外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交流沟通,教师无法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后期的教学方案制定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在群文阅读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为其选取不同的文章内容,保证了阅读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协调性,并通过布置学习任务的方式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让学生带着目的去阅读,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与学习,有助于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3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3.1 训练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率
        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培养小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多篇文章的能力,由此增强其对文章或书籍的理解程度,并提高阅读速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可带领学生进行各篇文章关键部分的朗诵,之后再要求其利用扫读、浏览、跳读、默读及速读等不同方式来重复阅读文章。但在此期间,教师应注意并不要一味地追求阅读速度,还要重视阅读效率的提升,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面对电子产品泛滥普及的情况,教师应与学生家长达成共识,并制定相应规则,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受家长监督而严格完成一定量的阅读任务,进而使电子产品既成为小学生阅读学习的工具,又成为锻炼思维的重要媒介。另外为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与建立阅读习惯,教师还可有意识地安排更多的小组阅读活动,不仅让其在小组阅读中建立合作意识与分享意识,还能得到更多的激励与引导,感受他人阅读魅力与施展个人阅读魅力,提升课堂活动参与性与积极性,最终达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与提升其综合素养的目的。


        3.2 创新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中,往往由教师指定阅读科目,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先阅读,再回答问题,最后老师再进行相应的指导解答。这样的教学模式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实践,确实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但同时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也是低效率的。学生在乏味的阅读环境中只是被迫地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更有部分学生在长篇的阅读材料中出现分神、走神的现象,拖延了阅读时间。因而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会有课程推动不下去、课堂时间不够用等困扰。之所以教师会有这样的教学困扰,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未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的低效率阅读是拖垮课程进度的元凶。阅读能力本身就是一项评价标准复杂的抽象能力,传统的阅读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了取得高效阅读的结果,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群文阅读、博览群书,在学生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书籍类型后,引导学生理解相关文章的具体内涵,切实地走进文章中,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同时可以通过营造真实、有趣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3.3 合理选择阅读文本,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群文阅读强调通过阅读量的积累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群文阅读教学不再局限于某一篇文章的阅读,二是把具有共同点的文章整合到一起,让学生通过连续性阅读的方式对类似文章展开分析。内容相近且主题一致的文章,阐述的可能是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或者是从不同视角观察某一具体事件,尽管文章的内容不同,但是整体文章脉络基本保持一致。例如,针对学习中学生该不该使用手机这一主题的群文阅读训练,教师可选择与主题相呼应的三种文体,如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让学生通过阅读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手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等主题的不同文体文章,引发学生的思考。在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以多篇相关主题的群文阅读训练,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通过文章阅读不仅可以强化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加强对文章的阅读理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结合群文阅读教学的需求,将更广泛、更丰富的文章融入到群文阅读材料选取当中,使学生在群文阅读活动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3.4 注重阅读与语文教学相结合
        群文阅读内容与主题确定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阅读学习,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深刻含义,并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鼓励学生进行阅读互动交流,当学生的阅读量与阅读速度相继提升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挖掘学生阅读的潜力,引导学生写读后感、续写故事等。这样一来,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与写作能力。比如说在三年级上册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秋”为主题,将《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等文章组合起来,让学生可以感受到秋天的魅力,将秋天的感受、描述等结合起来,实现阅读与语文教学的结合,在课后作业布置时可以为学生布置关于“秋”的读后感与写作,鼓励学生走进秋天,观察自己身边的“秋”,从实践出发,谱写最动人的秋天篇章。
4 结束语
        群文阅读方式的出现为小学学生阅读教学提供了新方向与新思路,作为一种科学、高效的阅读方式,群文阅读在提升学生阅读素养、扩大阅读视野及培养思维能力中均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将群文阅读模式加以推广和应用,且在应用过程中坚持从突出群文阅读主题、设计阅读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等角度优化群文阅读,以期提升学生阅读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琦慧.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及策略分析[J].读写算,2019(10):113.
[2] 张条兴.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学苑教育,2019(07):39.
[3] 朱月玲.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J].甘肃教育,2019(07):54.
[4] 花菲菲.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家长,2019(09):51-52.
[5] 黄明连.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9(25):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