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互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2期   作者:郑燕
[导读] 小学阶段作为学科学习的基础阶段,是帮助学生积累知识、经验和培养能力的基础。
        郑燕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心湖小学 317100
        摘要:小学阶段作为学科学习的基础阶段,是帮助学生积累知识、经验和培养能力的基础。因此,阅读和写作作为语文学科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学阶段就着重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读写互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是将外部的理论知识“输入”到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中,写作则是将获得的理论知识“输出”,形成自己的一种技能,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科中相互结合和促进的两个重要部分,因此,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关键就在于在教学中实现读写互动。
         一、读写互动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有两个方面,阅读与写作,其目的就是提高当代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阅读教学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同时也是教学的一大难点。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是相辅相成的,具有紧密的联系,通过阅读丰富自我内心,提高文化素养,反过来又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长期的阅读已经使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学积累,在写作时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要去模仿、超越,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更加的生动深刻。通过写作为自己的表达找到了突破口,增强了自己的自信,更重要的是发掘了自己潜力,反过来就会使得自己更加热爱阅读,从而开展更深层次的阅读,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读写互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培养学生读、写、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一切行动的前提,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这样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才能做到进一步延伸——写。例如,在教学《观潮》内容时,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从问题中发现本文写作的结构特点。问题:1.观潮写作顺序是什么样的?2.观潮中的“观”和天下奇观中的“观”有什么不同?问题提出之后,学生就会带着问题寻找答案,这样在读的过程中也就有针对性。之后学生就会懂得,文章写作顺序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这三种情境进行描写的,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读写结合,使学生能够合理把控读写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喜欢上这种模式下的语文读写互动课堂。
         2.丰富学生的读写结合形式
        从以上的内容不难看出,读写结合的形式很丰富,并不只局限于像往常一样长篇大论的写作训练,其根据文章内容的不同可以更加灵活的安排教学,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们的想象力正是他们这个年龄层最突出的特点,教师们应该抓住学生们的这个特点,进行阅读的延伸与创造,让学生们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

如《将相和》这篇以“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两则小故事结合而成的文章,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安排上都相当的丰富,正好可以根据这个背景故事进行二次创作,让学生们自由创作出以《将相和》为背景的小剧本,而且要深入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故事的走向,再或者可以让学生们对故事情节进行合理想象,进行故事的后续发展的剧本写作,编排成小剧场之后还要选定人物进行表演,融合了“读、写、编、演”四大要素的读写结合模式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变得更加有活力,学生们的语文学习素养也能得到综合性的提升。
         3.在品读中感悟写作方法,提升表达能力
        写作水平的提高仅靠教师讲解和教授远远不够,学生学到了生硬的写作方法并不能完美地运用到写作中,必须靠学生在仔细品读文章时感悟和理解,才能深刻理解文章内容并掌握写作技巧,从而学会使用这些方法和技巧进行写作,内化为自己的技能,让表达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例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具体描写了伽利略在面对众人的质疑和嘲讽,带着两个铁球在比萨斜塔做自由落体试验,学生可以从中理解伽利略不畏质疑和敢于追求真理的优秀品质,也学会了在写作中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在阅读中学习写作手法,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达到了语文教学的目的。
         4.引导学生们根据阅读教学的内容写读后感
        写读后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读写互动形式,一来是写读后感需要学生们对于文章有基本的理解,并且能够在这个基础上提出自己关于文章内容或者是中心思想的见解;二来是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有时候会受到文章中的情感的影响产生触动,也就是他们与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产生了共鸣,这一触动的瞬间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们进行读后感写作的最佳时机。例如在《草船借箭》这一课的教学中,可以先带领学生们进行朗读,既让学生们对于文章的内容有了基本理解,又能够激发文章思想感情的渲染力,借此机会,教师们可以向学生们提问一系列问题,如文章中最引起你注意的情节是哪一段?你对于文章中哪个人物有哪些看法等等,借由问题的引导,可让学生们阅读的方向更加准确,根据阅读方向进行的写作角度也就更加清晰,而且在这一课的课后练习之中就有要求让学生们进行读后感写作,与教学节奏重合可以让阅读教学更加有序地进行。
   5.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感悟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挖掘写作素材,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调动学生的真情实感,提升其综合素养。例如,在教学《荷花》一课时,在引导学生充分预习并朗读课文后,教师应先让学生想一想荷花的样子,然后写一个小片段。教师进行文本阅读的讲解,让学生将自己所写的内容与课文进行对比,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使学生通过反思提高写作能力。
   结束语:要做到小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全面培养和发展,在阅读教学中将读与写结合起来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教师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和我们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以往的教学经验不断进行反思和创新,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读写的结合,从而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孔建伟.多媒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2年03期
        [2]刘夫美,张西永.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