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有效转化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2期   作者: 符天海
[导读] 当今的教育模式伴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鼓励教师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所有学生都能够全面发展。
        符天海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都杨镇杨柳中学  527322
        摘要:当今的教育模式伴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鼓励教师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所有学生都能够全面发展。但是在我国的教育界,存在着农村教学这样一个特殊的区域,特别是在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实践工作以后,发现农村初中数学学科的教育,特别是数学学科这样一个具有极强的科学性,要求学生具有较高逻辑思维的学科,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能力有限,在教学中出现了很多数学学科的学困生。这些数学学困生的存在,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初中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和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在教学工作中尤为重要[1]。在不断探索中发现,农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的策略,结合新课程教育改革中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教育理念,不断转化农村学困生的学习现状,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减少环境对学困生的影响,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
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有效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55  文献标识码:A
1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分析
        (一)学生自身原因在农村初中生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乃至学习方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学生自身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掌握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也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数学学科学习观。数学学科作为人类思考的一个重要的思维工具,在农村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没有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数学思维模式,导致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识及数学学科的要求认识不够深入,加之数学学科需要大量进行计算,导致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长此以往,学生便对数学学科形成一种抗拒心理,最终导致成绩下降,归入了学困生的行列,对数学学科彻底失去了好奇心和兴趣。(二)家庭环境原因家庭环境原因也是影响学困生形成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里不仅体现在农村的教学办学质量差,师资力量不足,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更重要的是家庭原因对学困生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农村,许多学生成为远在他乡奔波的父母留在家乡的“留守儿童”,心理环境促使学困生的形成。另外,在农村这样一个特殊的区域,经过笔者调查,还存在小部分的单亲儿童等,这些方面成为学困生形成的决定因素。农村教育水平落后,学生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对学困生引入正确的学习方向道路帮助不太大。
2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有效转化的策略
2.1增加心理专业知识,提高精准辨识学困生能力
        识别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教师是和学生接触得较多的群体之一,在对学困生的识别和转化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发展心理学和异常心理学知识,对不同成因的学困生有针对性地帮扶。教师应了解到,除了遗传生理因素外,学习困难的成因是多样的。客观方面,如阅读障碍,学生可能是在书面、口头和非言语的信息加工上存在问题;如儿童多动症,可能是注意的范围和持续性有问题,不能专注于一件事,小动作多。主观方面,如今网络发达,意志力薄弱或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的学生易在虚拟世界消耗大量时间,甚至形成网瘾,使其分配在学习上的时间不足,导致知识储备欠缺;也有可能在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下,学生认为“读书无用”而轻视学习,或是家人对学困生失去信心,降低要求,使得学生也自感学业前途无望,从而自暴自弃。
2.2与家长沟通,共同寻找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如何有效地转化这些“学困生”,教师还是需要家长的配合。

首先,针对留守儿童的现实问题,我们需要做的是与家长电话沟通,在沟通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意识——远离不代表不管!其次,家长面对自家孩子的问题,要意识到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各种问题的严重性,然后共同找出原因。在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采纳家长的意见,聆听他们对孩子教育的看法。
2.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部分“学困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在教师讲课的时候,他们昏昏欲睡,当下课铃响起的时候,他们耳聪目明,这就说明不是学业太重造成他们感觉疲惫,而是自身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兴趣教学法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发现课堂教学的乐趣,实现学生学习由讨厌学习到乐于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学习地位的转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效。以初中数学三角形全等的教学为例,在进行这一部分的教学导入工作时,教师可以创新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使用一种非常新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两个大小相等的三角形然后在课堂上作出如下讲述:“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变一个魔术,能把一个三角形变成两个。”说着将两个重合的三角形变成两个分开的三角形,然后提问:“大家知道为什么吗?”教师通过这种讲解方式,在课堂导入环节使用两个简单的相同的三角形作为案例不仅让学生直观看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关系,还通过随后的提问激发了学生对本节课的求知心。
2.4指导学生完善学习方法
        “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不感兴趣以外,还有就是不知道该如何学习,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最终造成了成绩落后,进而对数学的学习更加不感兴趣,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因此,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节省自己的学习时间,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2]。在转化“学困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注重帮助“学困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实现以学习方法的正规化带动“学困生”向优秀生转化。以三角形全等为例,教师在讲述了所有的三角形全等证明方法以后,这时可以向学生作出如下总结:“同学们,三角形的全等这一部分的知识教学已经接近尾声。通过课程的学习我们得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主要方法有边边边(SSS)、边角边(SAS)、角边角(ASA)这三种,大家在学习巩固的过程中不要死记硬背这三种判定方法,而是要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多看书、多做题,不明白的及时询问老师和其他同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把三角形的全等这一部分的知识融会贯通。”教师通过在课堂上讲解如何学习这一部分知识,为那些“学困生”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参考,而“学困生”学习方法的改进也必然会促进其学习成绩的提升。
结束语
        本文分析农村教育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以初中数学学科为例,提出了促进学困生转化的几点建议。通过教师与家庭之间所形成的合力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参考文献
[1]郑艳. 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措施[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016-1018.
[2]阿呷次洛.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有效转化方式探究[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487-488.
[3]秦艳.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学困生转化方法的探析[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6.
[4]覃玲珍. 农村小学高年级学困生的转化案例及分析[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35-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