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怡
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附属实验小学 北京市顺义区 101309
摘要:随着新时代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教育机构对各学科教学水平的提升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度。在小学教学期间,数学作为主要学科,为保证学生受教质量,教师应积极探寻新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并在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共同进步,逐步实现师生一体的核心素养水平提升。本文首先简单叙述了小学数学的现存问题,其次分析了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要求,最后针对其要求列举了部分创新策略,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引言:数学学科因其逻辑性与抽象性的特点,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往往难以轻易领会其中要点,多数时间由教师引导进行相关学习。新课改主要强调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教学过程与实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项目标的达成,教师应以此目标为创新改革主旨,促进学生各项能力水平的有效提升。因此,本文对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现存问题
首先,是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小学生因年龄特性,对各项知识的主观理解能力较弱,在面对诸如数学此类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时,极易因对晦涩知识理解困难而产生挫败感,进而导致缺乏学习积极性。同时,此年龄阶段的学生自控能力同样较弱,在学习新知识时会产生诸多奇思妙想,急于与他人分享,进而会导致在课堂上出现走神和闲话交流等与教学无关的行为,教师如不对此类现象加以管控,课堂教学质量将大打折扣。
其次,是教学模式固化。数学教学中以理论公式为先,习题训练为后。在讲解相对抽象的理论知识时,其有效传授与学生的有效理解往往是课堂教学的难点。受传统教育影响,当前多数数学教师依旧以教材内容为主,应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在系统地讲解当堂知识后,询问学生是否有所存疑。但此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往往会有格式疑问,甚至多个疑问,因对理论知识理解不透彻,进而无法准确描述自身存疑内容,教师亦无法为其进行有效的解答。此种情况将导致学生理解困难现象形成负面循环,进而影响整体数学知识的学习[1]。
二、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要求
新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存有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学生创造能力、加强教材内容与实际联系等创新要求。在明确学习目标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意义进行了解,进而在后期的知识摄入过程中,自行设立学习目标,掌握相关知识学习及应用的主动权利。在初期,教师应协助学生,乃至直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目标,当学生逐渐摸索出其中规律,亦是其学习自主能力框架建成的时刻。在提升学生创造能力方面,教师应改变教学模式,积极培养学生逻辑及发散思维能力。新式教学模式应秉承高频互动和实践应用等实行要素,进而使学生在活动中展开知识及能力的应用,并不断积累应用经验,对自身学习状况进行查缺补漏。在加强教材内容与实际联系方面,其主旨为提升学生对数学重要性的领会。多数学科知识均来源于生活,亦将应用与生活,教师应加强教材内容中此类特点的展现,进而同时拓展学生数学及生活方面的见识,丰富学生受教体验[2]。
三、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一)转换教学主体,以学生为主
传统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由教师引导课程的节奏、进度。在新课改要求下,学生应成为教学主体,以学生为主进行各项教学活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学生知识理解的关注度,从学生视角审视当前课程内容。为实现此目的,教师应对学生的过往受教体验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关注点,对哪些教学手法的实行效果不甚满意,进而逐渐形成创新改革思路。转换教学主理念体的另一项实行手法,即为由学生引导课堂教学。翻转课堂这种新式教学模式即为新课改理念的代表产物,其形式主以学生事先进行课前预习,制定教案,并在课堂中进行数学知识讲解来展现。此类教学模式一改传统教学的套路,使学生应用自身综合能力对新知识进行自主分析、理解和梳理,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有效的课堂展示,学生亦形成了无论成败与否,且勇于尝试的思想精神,此类精神将利于其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拥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
(二)更新教学体验,启用新方法
在应用新式教学方法方面,不仅有翻转课堂这种突显学生主体的模式,亦有多种侧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情景设立法。以加减课程为例,教师在课堂中可邀请多名同学上台,使其在讲台前站定,并告知台下学生这些人组成了老师的“突击小队”,现在要去执行任务,并邀请台上学生作奔跑状。片刻后,教师抽走了一名学生下台在一旁站好,并告知这名队员不幸被“击中”,脱离了战场;而后再抽走三名学生,告知三名队员前去附近建筑进行火力掩护;然后再从台下邀请5名学生上台一起作跑步状,告知小队到达目的地,与先遣部队会合。此时让台上学生抱团藏在讲桌后,并询问台下学生,当前执行任务的小队拥有多少名队员?在此类教学中,部分学生不仅亲身参与到了活动中,亦在活动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台下学生在情景演绎中始终保持较高的注意力,充分摄入了教师传述的教学引导内容,进而展开思考,在各项感官均被调动的情况下,实现了多项学习能力的应用,此类境况对数学知识的内化有极大的帮助[3]。
(三)转变思想理念,提升教学水平
新课改的实行主为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教师亦应在其中领悟到自身教育水平对学习引导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转变思想理念,在协助学生成长的同时,有效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此类目标可通过自主“充电”实现,学校亦可为教师安排系统的教学培训。培训内容除各项教学手法的精进与教学理念的更新外,还要培养教师的职业素养。通过提升教学责任感、建立正确教学观,进而使教师在未来的教学创新过程中拥有相对稳固的思想基础,进而在课堂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逐步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
结论:总的来说,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为实现学生数学学习相关各项能力的培养,教师应优先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的现存问题,根据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要求指定详细的革新策略,通过转换教学主体,以学生为主;更新教学体验,启用新方法;转变思想理念,提升教学水平等方式,使学生获得优质的数学学习体验,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甘彩卡.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89.
[2]何慧娟.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国农村教育,2019(08):88.
[3]巩志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3):158.
作者简介:单怡,女,汉族,籍贯:北京市顺义区,生于:1985-10,工作单位: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附属实验小学,单位省市:北京市顺义区,单位邮编:101309,职称:二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