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2期   作者:崔晴睛
[导读] 新课程改革根据学生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学生发展进步的教学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体现时代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崔晴睛
         (辽宁省海城市西四镇初级中学 辽宁 海城114200)

        【摘要】新课程改革根据学生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学生发展进步的教学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体现时代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也不能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而是要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深入贯彻到心中,将新课改背景
下的教学理念应用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当中。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信息技术;小组合作;生活教学

        初中物理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的一门学科,对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是学生未来发展中不能忽视的一门重点学科。因此,作为名初中物理教师,应当引起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视,尤其是在时代不断更迭的背景下,更要通过当代学生的特点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理念进行物理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下面,我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如何将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理念应用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提出几点建议:
        一、利用信息技术,刺激学生学习欲望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课堂教学中也引入了信息技术的使用,但如何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却需要教师进行总结反思。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应学习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既不能把课堂教学全依赖于信息技术,也不能不利用信息技术,而是要通过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产生学习兴趣,将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当中。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运动的快慢》这一节时,首先,我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了飞奔的猎豹与缓慢爬行的乌龟的视频,让学生从信息技术中欣赏思考,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然后,我为学生讲述了《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让学生归纳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进而引出在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让学生通过自学、思考掌握速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以及单位之间的换算。之后,我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了列车在平直路面上前进和过山车运动的图片,让学生明白了机械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在直线运动中,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在学生理解了这些物理概念之后,我就“速度”的概念为学生设计了一些习题,培养了学生规范化的解题意识,加深了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最后,我让学生谈了对本节课的收获,我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做了恰当的总结。

这样,我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有效学到了本节课的知识,感受到了物理知识的价值
        二、引入小组合作,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不仅脱离了传统教学中不明教学角色主次的教学模式,还能在合作中使学生之间互相促进,既能够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也能够发挥集体的作用,高效学习知识。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意识,将新课改背景下的合作教学融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当中。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一节时首先,我为学生演示了两个“漏斗”吹球球不走的小实验,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学生猜想、观察、交流有关的现象。然后,我引导学习小组探究了物体产生的压强与流速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让学生用两张纸自然下垂向纸中间吹气、杯子里放入乒乓球,往杯口水平吹气、将事先折好的两只小纸船放人脸盆内用注射器向船中间的水域冲水这三个实验任选其一就行探究,探究结束后各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就所作实验上讲台上重新演示,说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我为学生介绍了一些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以解释的现象。这样,我通过引入小组合作,让学生体会到了集体探究科学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活用生活教学,増强学生学习动力
        初中物理知识多是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提炼,新课改革中也明确提出了物理教学要联系实际生活的教学理念。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应该重视初中物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应将物理知识还原回实际生活,通过将物理知识活化成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明白学习物理知识对于生活的意义。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摩擦力》这一节时,首先,我让学生就身边的课桌进行学习,我要求学生将手掌用力压在桌面上并向前用力,但手掌相对桌面静止,让学生感受摩擦力是一个怎样的力作用在哪里,作用方向如何?然后,我为学生介绍了在生活中超市购物时的商场坡梯,让学生在生活中想象摩擦力的应用,希望能够培养学生将生活经验与物理猜想结合在一起的意识。最后,我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进一步认识了摩擦力,对学生介绍了生活中一些常应用摩擦力的事例。这样,我通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活用生活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认识到摩擦在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激发了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热情。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理念是针对学生进步发展提出的,所以需要教师不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融人新课改中提出的教学理念。因此,身为初中物理教师的我们,必须时刻为学生的未来考虑,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理念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结合在一起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文玉杰:。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思路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31

2马明东新课改下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24):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