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2期   作者:陈格日乐
[导读] 本文结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特点以及形成原因,探究小学数学学困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有效策略,旨在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
        陈格日乐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蒙古族实验小学 028000
        摘要:从传统的数学教学来看,数学教学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数学教学中过度地关注学困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体验,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结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特点以及形成原因,探究小学数学学困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有效策略,旨在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主动参与;有效策略
        前言: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数学学习的水平对学生认知能力、习惯养成等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良好的数学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学困生是数学学习中的一种现象,需要教师加以区分对待,教师要充分尊重学困生的人格,主动营造良好的数学教学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能够从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真知。
        1.小学数学学困生参与数学课堂的问题表现
        小学数学学困生在参与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了四个方面:第一,小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参与数学课堂,学困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分散,他们不喜欢参与到数学课堂的讨论中,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注意力难以长久集中,自身处于被动参与课堂的状态。作为数学教师,要主动关注学困生的发展变化,主动为学生创造教学的机会,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第二,学困生过于依赖教师,他们不会主动思考,也不会主动进行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等着教师讲解新知识点或者不会的数学题目,为了摆脱这些困境,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第三,学困生的学习方式不恰当,学困生在记忆数学知识时主要以机械背诵和训练的方式实现,这种学习方法不利于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反而容易使数学学习陷入到一定的误区,继而影响数学的学习质量;第四,学困生缺乏情感体验,学困生自身的理解能力不强、抽象思维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他们对参与游戏、解答问题等活动比较感兴趣,但是从中很难获得愉悦感与成就感,参与学习的热情较低[1]。
        影响学困生课堂参与的因素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第一,教师的观念较为落后,教学方式不适合。由于数学教学的评价机制不完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过度关注学优生而忽略学困生的问题,通常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表扬学优生,但是对学困生批评则更多,因此容易导致学困生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第二,课堂氛围不融洽,同伴之间存在相互排斥的现象。学困生经常被老师批评和斥责,容易引发其他学生形成对立的心理,使学困生的厌学心理变得更加严重。学困生本身缺乏安全感,他们的内心比较脆弱,但是数学教师也容易忽视该问题,因此学困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第三,学困生长期得不到教师的鼓励,因此在上课时经常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如闲聊、睡觉等,不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2]。


        2.小学数学学困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有效策略
        2.1加强对学困生的关注,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进,数学教师要及时改正错误的教学观念,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主动提高自身的数学教学技能。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主动改变应试教育的理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多给予学困生表现的机会,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数学教师要主动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主动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困生的成长,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多给予学困生鼓励和关爱,主动保护学困生脆弱的心理。在教学评价上,针对学困生应多采取鼓励和表扬、少采用斥责和批评的态度,多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进步情况等,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3]。
        2.2丰富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强化主体意识
        作为数学教师,要改变讲课为主的数学教学方式,可以综合采用比赛、实践、游戏等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教学的意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数学的教学情境,多媒体技术的内容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可以通过图片、动画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困生理解数学知识。比如在“图形的旋转”中,学生对抽象的概念认知往往会比较模糊,但是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将“图形的旋转”以三维立体动画的方式呈现出来,则能够增进学困生对该知识的理解,比如用多媒体对时钟的“时、分、秒”针的旋转过程进行展示,并展示杠杆绕支点转动撬动重物的情境,使学困生能够从直观的画面中掌握对应点、旋转角、旋转中心等相关的概念和知识。
        从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游戏是他们普遍喜欢的方式,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来创设数学学习的情境。比如在讲解关于“位置与方向”时,教师可以在班级内举办一个游戏乐园,将班级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不同的部分,分别找出这四个角落的一名代表成员,并分析谁在谁的什么方位,说错的要表演节目,这样学生为了不被惩罚则会积极思考,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
        结语
        学困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作为数学教师要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巩固数学基本功,让学困生能够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来,使学困生学会听课、做笔记、复习以及做作业。数学教师应多参与鼓励、表扬以及民主的教学方法,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参与数学课的成就感,继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学困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热情。
        参考文献:
[1]王永芳,穆增贵.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0).203-204.
[2]季晓霞,张静.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9,(18).152.
[3]石欣娜.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J].新课程(教师版),2018,(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