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韩英
(武汉市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第二中学,湖北 武汉,432200)
摘要:如今,核心素养乃是初中阶段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载体,能够对初中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学科能力培养产生重要影响。如今,多数数学教师仍旧采用以往教学模式,致使其陷入到被动学习这一状态之中,这对培养初中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十分不利,同时对发展初中生的核心素养造成较大阻碍。基于此,本文把全等三角形当作研究对象,在对核心素养对于初中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加以分析的基础上,对核心素养之下初中阶段数学学科探究教学的具体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对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全等三角形
前言:如今,在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这一背景之下,数学教师需对以往教学方法进行改变,着重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以及综合能力,有效培养初中生数学方面的核心素养。而探究教学注重开发学生智力,旨在培养初中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初中生展开自主探究,这样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自学能力,为其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一、核心素养对于初中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实际上,核心素养可以加深初中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以及理解,有效提升初中生数学方面的认知能力。如今,在核心素养之下,初中生可以建立相对完整的知识框架,帮助其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培养其数学思维,强化初中生问题分析以及解决能力,有效提升初中生数学能力。同时,核心素养还有助于激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当前,在核心素养这一背景之下,数学教师不能单纯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述,应当对课堂教学进行丰富,促使初中生对数学乐趣进行感受,主动参与到知识探究之中,并且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有效提升其学习效率,同时培养其探究能力。
二、核心素养之下初中阶段数学学科探究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初中生探究兴趣
课堂情境能够对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如今,新课改已经强调课堂情境具有的重要性。所以,数学教师实施探究教学期间,应当设置真实的课堂情境,有效吸引初中生注意力,进而促使教学效果有效提升。如今,在核心素养之下,数学教师需着重培养初中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教学期间,数学教师要积极引导初中生参与知识探究,培养其良好学习习惯。例如,开展“图形全等”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可组织不同形式的活动,促使初中生在体验当中强化对于全等三角形有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提升其数学能力。
课堂之上,数学教师还可借多媒体对一些相同图片具体形式进行展示,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促使初中生对这些图片具有的特点进行思考,引起把全等概念引出来。在此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显示生活当中存在哪些全等图形?这样一来,初中生可以认识到,两个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全等图形[1]。在良好课堂情境当中,初中生可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展开自主探究,对情境当中包含的数学知识进行及时发现,进而有效提高初中生问题发现以及信息运用的能力。
(二)借助问题引发初中生思考,提升初中生的探究意识
课堂之上,教师通过提问方式能够引发初中生思考,对其探究兴趣以及积极性进行有效激发。教师在对问题进行设计知识,需对提问目的加以明确,适当提出问题,促使初中生对探究学习的作用以及意义进行理解。例如,开展“三角形的全等条件探究”教学期间,数学阿囧是可借助实际问题促使初中生进行探究以及讨论。比如,小红不故意打碎家中的三角形梳妆镜,她想要到商店的定制一面相同的镜子,那么两块镜子若想做到全等,必须具备什么条件?要知道各个角读数与每条边边长吗?是否可以减少一些条件,那么最少要多少条件?教师提出问题以后,可让初中生展开自主探究,引导初中生通过画一画这种方式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让初中生在逐渐添加条件这个过程当中得到相应的结论。这样一来,可以有效激发初中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望,促使其自主学习以及探究能力有效提升。
(三)适当进行点拨引导,促使初中生进行合作探究
在创设情境以及提出问题以后,初中生可以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之中。此时,教师可对初中生加以适当点拨以及引导,促使其对解题方法进行确定。例如,开展“利用全等三角形测距离”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可进行以下提问:一个湖位于A和B两点间,但无法对AB间的距离进行直接测量,大家可以借助全等三角形有关知识对两点间距离进行测量吗?提问以后,数学教师可让初中生进行分组讨论以及探究,站在不同角度进行解题。这样一来,可以有效提升初中生的团队意识,有效培养其核心素养[2-3]。
结论:综上可知,探究教学属于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形式。如今,在核心素养之下,数学数学教师需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初中生探究兴趣,借助问题引发初中生思考,提升初中生的探究意识,同时适当进行点拨引导,促使初中生进行合作探究,从而对初中生的核心素养以及综合能力加以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黄义勇.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14):202.
[2]韦小萍.基于多元探究式教学的初中数学不等式教学实践[J].教育观察,2018,7(24):16-17.
[3]杨丽娟.教学主线统领 目标逐级落实——以《全等三角形复习》教学设计为例[J].数学通报,2018,57(05):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