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畔
抚顺市实验小学校 辽宁省抚顺市 113000
摘要:现阶段,要想对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有所提升,就必须学会挖掘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并找寻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保障课堂教学效率,保障小学数学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培养小学生严密的逻辑能力,数学是一门具有严谨性的学科,是我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解决方法
0引言
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不可能止步不前,必须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才能给数学教学持续增加新鲜的血液。小学正处于学生发展的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把小学数学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引起足够的重视,认真分析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本文笔者将从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此问题的解决办法展开探讨,希望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1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教学方式不合理
老师的教学方式会对课堂教学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假如授课老师依然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陈旧的教学内容,阻碍了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部分数学老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对于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生来讲,他们更喜欢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但是,现阶实际的教学模式往往与学生的期待有所差别,进而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低落。另外,我国部分老师的教学方式固化,教学方式一成不变,更不用说紧跟时代发展为教学方式增添“色彩”。单一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新时期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如果一直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进行创新优化的话,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无法适应现阶段社会的发展。因此,教学模式的转变也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攻克的一道难题。
1.2课堂中老师与课堂缺少交流互动
有效的数学教学能够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能够帮助小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要想使小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研究,授课老师在讲解过程中就必须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自主研究时间。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很难能够满足这一点,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两点原因,第一,由于我国每节课程的时间大约为四十分钟,知识点讲解占据了大部分课上时间,老师很难能够给学生留下充分的交流互动时间;第二,由于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多部分老师将教学中心向学生的学习成绩倾斜,而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高效的交流互动。
1.3学生被动学习,自主学习意识薄弱
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不仅仅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能力。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授课老师忽视了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大部分老师认为,小学生年龄尚幼,还没有形成独立自主的思想,自然无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所以,授课老师仍旧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而被动接受。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以学生为教学中心,让小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学习心态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忽视了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久而久之,小学生对老师的教学产生依赖性,离开老师的安排后对学习无从下手,自己也没有形成独立的思想观念,无法用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阻碍了小学生学习兴趣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1.4重成绩轻素质
由于受升学率的压力,我国大部分学习将学习成绩作为考评学生价值的核心标准,对新时期最主要的综合素质能力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部分老师很清楚在教学中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当做教学的主体,给予他们充足的从事教学活动的时间,帮助学生在探究交流过程中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学习方法。但是,由于面临考试成绩的影响,老师在教学中常常会把这些认识规避,选择一些考高分的捷径,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放在一旁,这些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别给教学工作带来困扰。
2解决小学数学教学问题的策略分析
2.1丰富教学活动,提升课堂氛围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玩游戏或者比赛的教学活动提升教学氛围,是数学课堂更加活泼有趣,进而满足小学生的童趣,同时还可以借鉴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然而,在课堂采用以上活动时,老师必须掌控好时间,避免学生沉迷于游戏而忘却了学习。
2.2加强学生间的沟通交流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授课老师单纯的靠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本质。为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授课老师必须有意识的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让他们主动探讨对知识学习的想法,学会合作,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例如,笔者在进行有关统计的知识点时,我组织学生到户外进行实践活动,通过具体的活动让学生对统计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以及深刻的理解,进而增强小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2.3对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
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小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为此,老师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授课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探索,学会合作,享受知识带来的快乐,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环节中,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关联的问题,把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紧密相连,引导学生开动大脑去探讨,最终老师运用数学知识为学生答疑解惑,让他们意识到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从而转变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学习态度。第二,增强小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数学知识非常抽象,数学知识的学习对多数学生来讲枯燥无味,如果能借助一些实践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或许可以转变学生对此的看法。比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卡纸,然后带领学生沿着对角线剪开,这时候学生会发现这两个三角形可以完全重合,这时候学生也就明白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实际就是两个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的和。借助这样的动手实践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是他们的自主性与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进而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2.5创新教学模式
丰富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高涨,能够为小学数学知识体系的建设提供有效帮助。对此,笔者有一下两个建议:第一,在课堂中科学融入现代化教学手段,比如集音频、图像、视频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点,有效降低教学难度,同时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生教学质量。第二,在数学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将数学知识与现实情境相融合,拉近生活和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进而帮助学生更准确的掌握知识信息,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
结语
新时期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老师,必须提高自身素养,始终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及时总结与反思,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加强对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视,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为国家培育更多更优秀的数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罗桂玲.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中华少年,2019(04):66.
[2]张桂敏.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考试周刊,2018(11):101.
作者简介:姓名:金畔(1991.05--);性别:女,民族:满,籍贯:辽宁省兴城市人,学历:研究生;现有职称:中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