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让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更精彩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2期   作者:阮雪平
[导读] 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育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支撑本节课相应知识点的开展,并提高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阮雪平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沙河路小学 236600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育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支撑本节课相应知识点的开展,并提高数学课的教学质量。在中低年级的小学数学课堂中,由于学生自身年龄较低且性格较为活泼,所以数学老师可以营造出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同学们能够在数学课上轻松愉悦的进行学习。所以数学老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授课实践,认真地研究小学数学课本,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展开教学,从而营造出和谐、舒心的课堂环境。本篇文章基于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对营造生活化的教学课堂氛围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数学;课堂氛围
        【正文】在这几年中,在社会和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前进之下,教学标准也有了一定的改善和变化。因此,小学数学老师也应当跟上时代的步伐,转变相应的教学思维,并依据新课程标准去对数学课课堂进行改进,突出小学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地位,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环节,让同学们在舒心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去感受到小学数学的独特魅力。所以数学老师可以营造出一种生活化的教学氛围,以便更好地适应小学学生的性格特色,从而让数学课可以更加精彩和丰富。
        一、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的基本要求
        1.1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
        小学学生对生活的直接经验来自于平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具体性,个体性和原创性等多样化的特征。学生在生活中的经验和体验是让数学课课堂可以更好进行的重要基点,也是同学们学习生活的开始。打造生活化的数学课堂,需要老师根据同学们的现实生活经历,并结合同学们相应的经验,通过和数学课课堂结合,去提升同学们对知识的认同感,让同学们可以将现实生活和数学知识相联系,并且可以很好的融会贯通。
        1.2挖掘数学课本里的生活素材
        事实上,数学教材的内容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所以老师可以运用数学教材的内容去指导学生认识生活,对生活进行一定的实践。所以数学老师在展开教学时,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寻找一些有利于数学课程开展的素材,并将其引入课堂,让同学们去更好地感悟,理解数学知识点,让同学们的数学思维得到充分锻炼,以便更好地提升小学数学课课堂的教学质量。
        1.3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氛围,也就是老师将同学们的生活经验和数学课教学方法相结合,从而打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数学课堂环境让同学们可以在数学课上积极的探索知识,并保持同学们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所以数学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增加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让同学们在和谐的民主化数学课课堂中进行学习。
        二、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的主要办法
        2.1预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事实上,在课堂上,数学老师可以通过预设较好的数学情景去帮助和引导小学学生去进行数学知识的主动探究和学习。在创设情境时,老师需要明确教学重点,通过清晰明确的情境预设,让同学们增加对本节课知识点的兴趣,并以贴合同学们的生活实践为基础,去更好的引导小学学生进行相应数学知识点的学习。


        例如,在小学一年级“认识图形”这一节课的教学里,数学老师可以先通过一段话引导同学们去思考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物体形状是怎样的。如: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接触许许多多的物体,他们都有着不同的形状。你们看国旗是什么形状呢?(长方形)硬币又是什么形状呢?(圆形)笔记本是什么形状呢?(长方形)通过这简单的几句话,老师可以设计出一个贴合同学们生活情境的教学导入,让同学们依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正确的认识各个图形。随后老师在让同学们自行举例去对生活中各个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去认识现实生活中物体的形状。
        2.2增加实际操作环节,培养学生创造力
        小学学生具有较好的创造力和想象能力数学老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特点,并通过一定的培训和教育,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该能力。由于小学数学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老师可以先基于同学们的生活经验进行讲述,然后逐渐的增加一定的抽象性描述,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数学课的知识点。所以在开展教学时,老师除了重视理论性的教学外,还可以帮助同学们增加一定的实际操作训练,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具体操作中去解决数学问题,帮助学生锻炼思维,提高小学学生具体操作能力。
        例如,在小学一年级下册“加与减”的教学里。老师可以先让同学们提前准备一盒铅笔,然后提出问题:“假设一盒铅笔有15支,你的同桌需要向你购买九只,那还剩下几支铅笔?”随后老师保留同学的疑惑,让学生去自行动手进行摆放,去感受减法的魅力。一些同学一根一根相减并计算最终答案;另一部分同学把15分成了10和5,然后通过式子10—9=1,1+5=6去计算结果;还有一部分同学将9分成了5和4,然后通过15—5=10和10—4=6得到了最终答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动手,运用不同的想法去计算得到最终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数学课课程的魅力,让自己的思维得到了锻炼。
        2.3童趣化的教学语言
        在中金年级的数学课课堂上,老师除了使用正规化的语言外,还可以将教学言语进行二次组织,让其更加生动和童趣化,既可以吸引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也可以帮助学生去理解较为专业的数学知识点,从而增加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和了解。
        例如在二年级上册“图形的变化”这一节课的教学,老是可以先事先准备一些剪纸图案,然后将其向同学们展示,并询问同学们:“这些是什么图案呀?同学们觉得它像什么?”这些富有童趣画的语言,可以让孩子们增加对课堂的参与感,帮助小学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氛围,让同学们可以在数学课上感受到学习的魅力,从而增加数学课学习的自信心。
        【结束语】在新课标改革之后,老师需要更加重视同学们在课堂上的主要地位,通过为学生们营造出生活化的教学氛围,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环节,通过引导和帮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环节,增加学生对数学课课堂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提升小学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娟.让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培智数学课堂中扎根[J].清风,2020(14):66.
        [2]阮素娥.培智数学课堂的“生活化”分析[J].中华少年,2020(08):242-243.
        [3]苏效平.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趋势研究[J].考试周刊,2020(80):79-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