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2期   作者:徐红娟
[导读] 目前,各种教学理论层出不穷。师要选择适合自己以及学生的教学理论,将其与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徐红娟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能仁中学226100
        摘要:目前,各种教学理论层出不穷。师要选择适合自己以及学生的教学理论,将其与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将生活物理知识有机结合结合,不失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生活化;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知识来源于生活,物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找到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契合点,但是,如何详细开展生活化教学呢?本文拟探究这个问题。
        一、创设教学情境
        当学生处在一个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情景中时,他们对知识的感悟程度会更深,所以,笔者认为,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照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相应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相关性,那么他们就会降低畏难情绪。
        学习“生活中的透镜”这一内容的时候,在新课开始之前,笔者首先询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是否知道近视的原理?目前很多学生都戴上了眼镜,但是对于为什么要戴眼镜他们可能了解的不够,在这个情境中,笔者揭示了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即学习与透镜相关的知识。在此基础上,笔者首先带领学生通过放大镜来观察物体,并让他们讨论放大镜的成像特点,以及若是想让放大镜的成像更大,应当如何调整放大镜的位置?之后,笔者又给学生科普了投影仪的构造,日常生活中,学生随处课间投影仪以及幻灯片,但是对于其成像原理可能并不了解,借此机会教师给学生讲述相关知识,学生可以更好的获取知识点;然后,笔者又给学生科普了照相机成像的原理……在讲述完这些知识之后,笔者询问学生是否可以通过所学知识,搜集到生活中常用的用透镜呈现的物品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此的话,将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不会与知识有距离感,这样就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的抗拒心理。
        由此可见,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学生可以认真的投入到学习中来,且他们的自主探究意识会逐渐提升,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会加深,如此,就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知识
        在设计教学方法时,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中的常见案例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中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


        学习“做功了吗?”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两个题目:“雨天的时候,你走在路上,为什么不会滑倒?”“如果你没有穿鞋的话,在光滑的浴室是不是容易滑倒呢?那为什么穿着拖鞋不容易滑倒呢?”在具体的讲解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做功”这个过程中各个“力”之间的联系。
        再比如,学习“光的散射”这一内容的时候,在新课开始之前,笔者询问学生:彩虹是如何形成的呢?花草树木都是什么颜色?世界上的物体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呢?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待到学生思考结束之后,再揭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之后,再带领学生一起做实验,来验证他们的猜想。这些列举的事例,实际上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内容,如此,就很好地激发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笔者又引导学生,让他们说出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与光的散射相关的案例,让他们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由此可见,结合生活中的事情展开学习,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识,同时,教师列举的事例学生也可以经常看见,那么他们学习起来就不会有很强的抵触心理。
        三、解决生活化问题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到物理知识的真谛。
        学习“光的反射”这一内容的时候,笔者询问学生,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观察过光的反射方式?若是有观察,那么是否可以说出来呢?光源发出的光是如何传播的呢?日常生活中,若是看见光在传播,用障碍物遮挡,是否可以遮挡呢?我们用幻灯片观看课件的原理是什么呢?你是否可以获悉光的反射相关的物理知识呢?在问题的引领下,让学生可以将光的反射这一知识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这样便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再比如,学习“光的折射”这一内容时,笔者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思考题:之前学习过光的反射,这两种物理现象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是否可以通过现实的案例,将两种物理现象区分出来呢?若是可以区分,会如何进行区别呢?若是有不同的现象呈现出来,是否可以结合知识分辨呢?你可以将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讲给自己的父母,然后让他们听明白吗?让学生认真思考,并组织语言进行讨论。
        由此可见,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在问题的引领下,让学生可以将光的折射这一知识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这样便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结合教学成果,可以明确,在物理教学中借助生活化教学理念展开教学,可以降低学生对知识的抵触心理,并让物理课堂学习氛围变得比较融洽。所以,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放松下来,并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这样才可以真正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钟祖风: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法的有效尝试[J].基础教育研究,2015
        [2]陈鲁闽:生活点滴我留意——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实践探讨[J].亚太教育,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