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秀周
(上林县城关中学 广西南宁 530500)
摘要:阅读能力是高中阶段学生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进入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难度不断增加,拥有良好的阅读能力,无疑对学生整体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改变教学观念,认识到“数学阅读”的特殊性,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学生也应该认真阅读,仔细思考,做好对材料的分析归纳。
关键词:高中数学;阅读能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
一、当前高中数学阅读教学现状
近年来,许多数学教育方面的专家和数学教师纷纷提出要加强对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并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给出了不少建议。但在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只强调多练习,多做题,而忽视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的错误倾向。也有些老师或学生虽然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却把“语文阅读”和“数学阅读”等量齐观,认为阅读就是语文课该干的事,阅读能力不好就是语文没学好,语文老师没教好。一项调查显示,关于“阅读是语文学科需要培养的能力,而不是数学学科需要培养的能力”这一观点,只有百分之四十六的学生选择了“不同意”,余下的百分之五十四的同学分别选择“非常同意”、“比较同意”、“并不完全同意”这三个选项,可见超过半数的学生或多或少都对这一观念表示赞同,而这其中,选择“完全同意”的人数比例,达到了百分之七点三。同时,对于高中数学人教A版中设立的“阅读与思考”专栏,很多同学并不会认真阅读并思考,有些同学选择“略读”,有些学生会进行选读,选择其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者难度不大的内容(l例如对数学史的介绍)进行阅读,还有很多同学表示“如果老师上课没有提到相关问题,就不去阅读。”可见,大部分高中生对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
另一方面,很多老师在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方面也没有下功夫,甚至有些老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学生一样存在误区。有些老师知道教材上设置了“阅读与思考”栏目。如果能有效利用这部分内容,会对学生的数学能力有所提高。但是,迫于课时有限,还有高考升学的巨大压力,不得不放弃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而让同学们直接进行大量的刷题练习,因为这样“见效更快”通过大量题目的练习,能让学生在考场上看到就会做,而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短时间内很难马上看出明显效果。而且就算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对学生考试成绩也难以有立竿见影的良好效果。
还有一些老师并没有意识到高中数学人教A版教材专门设置“阅读与思考”栏目的价值,觉得就是让学生自由选择的无关紧要的部分,学生有时无法完全理解题目的含义,就是因为“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不达标”
二、数学阅读的特殊性
这里必须说明的是,虽然不管是学习语文学科,还是数学学科都需要一定的阅读能力作为支撑,但是语文阅读能力和数学阅读能力是两种非常不同的能力。数学是一门语言, 它具有简洁、无歧义的特点, 但其符号往往内涵丰富,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精确性,尤其是符号语言和图式语言跟自然语言差别很大。语文阅读往往需要感受的是字斟句酌地文字之美,是对人物形象细致的描写刻画,是对人物思想情感的表达,这些都是非常感性、具体的情感体验与交流,而且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要“鼓励学生进行多元化的理解和个性化的表达”,而数学阅读,则非常注重对概念、符号、图式等各种数学语言的准确理解,不同符号所代表的含义差距明显,界限分明,没有个人化理解的空间。所以,一些数学老师将数学阅读能力等同于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而把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不好归咎于“语文没学好”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三、提高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老师来说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不再过于重视学生试卷上的分数,不再将做题看成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终南捷径。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能够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效利用人教A版数学教材上的“阅读与思考”专栏以及其他相关的教学资料,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比如先进行阅读示范,让学生对相关的定理、概念进行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对存有疑难的地方进行圈点勾画,再进行班级讨论。对阅读中的重难点部分要适当进行阅读提示,帮助学生找到突破口。当然,这也需要老师在让学生进行阅读前自己先对材料进行全面的了解,找到学生可能出现的疑难点、忽略点,确定阅读所要达到的目的。在学生阅读和分析探讨结束后,要及时引导学生们做好阅读之后的分析总结,让学生知道自己在阅读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部分老师更不应该再把阅读教学完全看作是语文老师的任务,在知道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出现问题时让学生向语文老师求教,这样做无异于南辕北辙。
对于学生来说,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重视数学阅读,清楚数学阅读和语文阅读的差异性。在进行数学阅读时,不仅要用眼睛看文字,还要用手记,用嘴说,用心思考这些概念定理之间的关系,调动多感官进行阅读。对于比较长的概念定理,如果一下理解不了一整句话,就先学会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句进行理解记忆。同时,要熟记各个数学符号所代表的准确含义,尤其是对那些看起来非常相似实际含义又有明显区别的符号更要能准确区分,避免混淆。另外,很多时候数字和图形是统一的。阅读时要合理利用数形结合法,例如,说到函数要联想到函数的图形;说到集合的关系要联想韦恩图示;线性规划联想到可行域。最后,在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对比较复杂的内容要学会化繁为简,归纳总结。
结语: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对高中生数学成绩的提高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针对现阶段高中数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老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也应该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优化学习方式,提高数学阅读能力,使数学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孔德泉.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阅读与思考专栏的分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2] 杨涛,张星江.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数学学法[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1(06):140-141.
[3] 孟卡丽,王国宾,王娟,张永春,李顺芝.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数学阅读教学实践研究[C]. 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九卷).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2017:886-894.
课题:2020年上林县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普通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提升的有效方法研究”(课题编号:1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