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2期   作者:孙明霞
[导读] 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动力,是干好每一件事的前提,是快速认识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牵引。
        孙明霞
        安徽省肥东县西山驿学校
        摘要: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动力,是干好每一件事的前提,是快速认识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牵引。在体育教学中,兴趣是很重要的角色,但是一直以来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总是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他自己的主观在教学,导致体育课堂有点死沉,毫无创意而言。为了使中学生能对体育兴趣方面的增长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体育教学中我尽一切努力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其加深对体育锻炼的理解,并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想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加。我想通过中学生对学习体育的活跃性来对体育学习感兴趣,从而对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方法深入解剖。   
        关键词:中学生        体育教学        兴趣的培养  
         一、兴趣的主要目的
        兴趣是学生专注学习的强大动力,它是学生力求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表现为学生为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主动的参与。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生兴趣的牵制,如果我们能因材施教,使学生对体育由没感觉到感兴趣、由感兴趣到非常乐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锻炼。为此,积极培养中学生的体育兴趣品质,尤为重要!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和身体健康水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培养中学生的兴趣不仅是完成体育教学中的任务,也为中学生终身体育锻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分析与论证
        (一)兴趣它有一定的广泛性:中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形成具有一定的倒向性,这就意味着学生的兴趣不止一种,同一个学生可能有多种不同的兴趣,但是,不同的学生对体育兴趣的种类或数量却有很大的差异。伴随初中学习理论知识要求的提高,知识层面增加,探知欲的高涨。他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关注着课外体育活动及年级、县级的不同比赛,还有一些国际比赛。对于身边高年级学生的运动情况的关注!大部分中学生就会慢慢的对体育课感兴趣了。教师要及时给学生提供一些周末赛事和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观看即分析能力,并把这类兴趣转移到课堂理论学习中来,课间休息可以一起讨论一些赛事的兴趣点。   
        (二)兴趣还具有选择性:学生任何兴趣的形成,首先都是针对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或事件而产生的,至于学生对什么事物或事件会发生兴趣,却因人而异。每个学生对不同类型的体育运动都有不同的喜爱和选择。如,初中男学生会喜爱带有运动强度高,还有要竞争性强的体育项目,径赛,球类;而女学生则钟爱运动强度小,体操类、节奏感强的体育项目,艺术体操,还有现在的鬼步舞蹈等。  
(三)兴趣的深刻性:任何兴趣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的兴趣指向也是如此。在体育教学中,我时常发现有的学生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兴趣非常的不稳定,有随他性,跟随好同学一起变化了。这种现象的发生,部分学生是由好奇心所致,发现同学做的很好,自己也想和同学一样棒!部分学生是缺乏毅力和耐心,怕吃苦,但是大多数学生的兴趣指向并不象想象中那么变化无常,而是表现出某种相对的持久性和稳定性。随着年龄增长,体力和体型的发展,理论知识层面及认知水平的提强,中学生慢慢地会对一些动作具有自己的独特,又有对技巧性的教材非常感兴趣的。在学习技术动作的过程中,他们不在满足于把握动作特点,更希望弄清楚动作的一丝丝基本原理,深入探讨,为此,体育老师就要抓住这个点,及时提升初中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三、结果与分析
        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不但要把体育中考考好,而且还要锻炼出一个健美的体型,健康的身体!作为一位中学生在不明确学习意义和学习目的的情况下盲目地学习,很累,又无趣!则不能对学习产生相应的兴趣。在课程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学习的每个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作用和意义,和所学的知识技能将对自身健康有何好处,健康的身体是对自己和家庭乃至整个社会负责任,在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职责后引发自己对学习的兴趣。在培养学生的美感同时建立优秀的心理素质。集合学生欣赏体育赛事、开幕式、闭幕式等等,都是每一个个体的结合,给大家带来的美感!在达到教育目的的同时,又有提高中学生审美水平,提高自身的责任和自己的价值观,从而得到特别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效益。注重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体育活动的组织方式要多元化和全方位的,拒绝枯燥乏味,上好一节趣味高的体育课要求老师要事先很好的备课,备学生,教学方法灵活要有随机应变能力,包容学生个性!保护好学生爱好的全方位发展。体育教师通过对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点,课堂要适当地安排体育教学类容及一些体育活动,使得中学生自己在体育活动时激发自己的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随他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活跃性。引领大部分中学生对不同类型的体育种类产生自己独特的强烈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全方位地发展,在不同的体育项目中都能够有学有所用的收获。随着年级步步高升对个别项目的独爱,老师再慢慢地引导学生养成对自己独爱项目具有一定的坚持性。一定要增强在体育活动时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倘若学生因在体育运动时受伤而产生一些恐惧心理,再想要培养出对运动兴趣的困难度就会增大。利用榜样激励法来培养兴趣。明星效应,而青少年又急剧模仿性,对长辈师长,特别是成功的体育人物具有膜拜心理,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和宣传体育先进个人或先进集体,更要有自我存在的价值观。   
        重视反馈作用。学生应该一边学习一边及时检查学习结果和纠正学习错误,特别是在学习动作时要互帮互助,也要明白自己所学理论知识的应用效果如何,发现和改正错误技术动作,及时以便达到技术性的完美无瑕,从各方面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看到自己的努力得到回报时会体育老师要激励学生进一步努力学习的信心,同时给予他们学习的勇气,老师又或者在发现学生的缺点时,老师要激发鼓励学生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综上所述,对于体育兴趣的激发和培训,则是体育老师的一门很难上的心理学课哦!同时是一门艺术。“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更多是坚持”,兴趣的第一任老师我认为是感觉哦!兴趣是激发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的动力,对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是个关键点,体育教师应具备发现学生兴趣的能力,(伯乐)引领他们从乏味枯燥的体育课中走出来,到投入心思,从没兴趣到感兴趣至非常兴趣的精神升华。体育教师要适量地改革教学方式,要有创新意识,增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传授,提升体育教学的方法,走进学生的心里,随时随地地对学生进行体育施教。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把对每一位学生体育兴趣的培训作为一种责任,并且行之有效地穿插整个教学工作的全过中程去。我们会发现其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也是老师独爱的课堂,有时学生的一个微笑,一个点头都是对老师的激励,都会激起师生对体育的更大兴趣,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细心;用心,耐心,专心的发现学生的体育兴趣!只要我们能让学生和我们同样的去爱体育爱运动,我相信我们一定能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进而对体育课充满兴趣。
参考文献: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