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格格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第一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逐渐受到教师们的认可,小学音乐教学逐渐被重视起来。因为,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分数的高低,忽略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认识到培养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本文主要探索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融入音乐游戏的作用,以及运用音乐游戏教学方式需要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游戏
【正文】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而且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提倡,很多家长已经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不在向以前一样盲目的给孩子报这种补习班,愿意配合老师开展一些活动。由于之前没有对音乐教育足够重视,导致现在音乐教学出现很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没有解决,会阻碍音乐教学的进行。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游戏的教学方式,解决遇到的困难,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一、小学音乐教学出现的问题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方式和语文、数学的一样,也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灌输式”。例如,老师唱一句,学生跟着老师唱一句,但是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因为这与学生想象中的音乐课有很大的差别。虽然老师可能偶尔让学生学一些乐器,能让学生感到惊喜,但是通常只有这么一种方法,学生自然而然就麻木了。其次,虽然有的学校已经认识到音乐课的重要性,但是有的老师在快要考试的时候,占用音乐课的时间让学生复习,给学生讲课。不管怎样,学生都不能体会到音乐的魅力,长久下去对音乐课产生抵触的心理。
二、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尤其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有时候兴趣远比教师与家长的说教管用。因为现阶段的学生,处在一种迷离的状态,很容易被外面世界吸引注意力,让孩子安静的坐在课桌前听老师们按传统的教学方式讲音乐,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如果运用音乐游戏,多变的旋律,让学生们动起来,会成功地勾起学生的兴趣,使其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
第二,学校里的每一项教学活动,都是为了教导学生,帮助学生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从而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通常情况下,对于老师的教诲,学生一般当时明白,过后就忘了。所以,如果教师采用音乐游戏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三、音乐游戏教学方式需要采取的措施
3.1运用有趣的教学方式
在进行音乐游戏教案设计时,不仅要以学生为主,还要设计的内容丰富多彩。因为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不同,这样能够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进去。例如,在学习湘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寻找生活中的声音》时,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声音,并提问学生:这是哪种动物的声音?学生怕回答不出来,就会集中注意力认真听。之后并告诉学生:老师现在手里有很多动物的小贴纸,一会把这些贴纸发给学生,听老师指示,比如,我说小猫,拿着猫贴纸的同学要发出猫的声音,看看大家有没有认真听课。教师要认真观看学生的模仿,用温柔的话语指出学生的不足,切忌不要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3.2成立音乐小组
音乐游戏最大特点就是需要学生动起来,如果学生有团队的话,老师在课堂上也不会难以维持纪律。但是,教师在划分音乐小组时,每个小组中都要有一个负责任的队长,而且最努力的小组,和跳的最整齐的小组可以得到奖励。例如,在学习湘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大河之舞》时,教师给学生分组时,每个小组中都要有一个或者两个学习舞蹈很快的学生,这样可以让小组中学的较快的学生教给其他组员,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在让学生学舞蹈之前,让学生多听几次音乐,给学生讲解一些关于爱尔兰风笛的知识,还有曲谱前后音乐情绪的变化,这样学生在学习踢踏舞的基本舞步时就不会感受到很困难,更好的掌握节奏,更好的熟练动作。
3.3创立音乐情境
在学习湘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学戏曲》时,给学生讲解生、旦、净、丑,让学生知道他们代表的人物性格特点是什么,之后给学生播放几个不同的戏曲视频,让学生分析戏曲视频中人物是属于哪类。这样可以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以后观看戏曲时就可以听懂,并能看懂。学生在学完这堂课之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去观看戏曲表演,表演完之后,可以让学生去后台参观,与前辈进行交流学习。让学生做一个“写感”小游戏,把自己这段时间的体会记录下来,这样可以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教师可以把写的比较丰富的文章,给大家读出来,让学生不断借鉴与学习。
【结束语】综上所述,教师要认识到国家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利用空闲时间查阅相关书籍,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式,先进的教学理念。在运用游戏方法设计教案时,要以学生为主,把现阶段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融入进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中国需要的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1]盖宁.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节奏训练[J].新课程,2020(43):99.
[2]王婉真.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0(4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