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以蒙古族民间美术为例》教学案例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2期   作者:陈佳媛
[导读] 《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以蒙古族民间美术为例》一课是根据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九年级上册第9课《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的内容改编的,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陈佳媛
         (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教材分析
        《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以蒙古族民间美术为例》一课是根据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九年级上册第9课《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的内容改编的,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在第8课《走进民间美术》的基础上,添加了内蒙古民间美术的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民间美术的色彩的视觉艺术、设色方式及搭配特点,能够运用内蒙民间美术色彩搭配在电脑上绘制装饰画。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的感知、记忆和想象力开始进入最佳状态,审美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教师结合内蒙古当地现实生活中的民间美术和教学内容相结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学生日常生活所见入手,设置情境,运用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民间美术的色彩知识,根据民间美术色彩特点绘制作品的学习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身边的民间美术色彩搭配和特点,从中发现颜色特性、寓意及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增强色彩搭配知识,提升艺术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内蒙古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观察与分析,运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特点,在电脑上进行装饰画(手机壁纸)创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对民间美术色彩的掌握,感受民间美术颜色魅力,通过对身边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的分析、感知与理解,培养积极的审美态度,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特点,创作表现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特点的装饰画。
难点: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掌握与运用。

教学准备
教师:教案、学习单、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电脑、数位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每节课的导入部分都至关重要。为了将课堂营造得更有文化气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播放蒙古族音乐并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蒙古族民间美术图片,以此导入新课。
        教师请学生观察并思考:屏幕中展示的图片,属于哪种美术内容?图片中的纹样颜色有什么特点?
        学生通过思考回答以上问题。学生A:属于民间美术,有蒙古族的艺术作品。装饰颜色都很鲜艳、明亮。
        教师:说的很好!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可以很快判断出屏幕中所展示的图片属于民间美术范畴。而图片的纹样在用色上很鲜艳,为什么民间美术会使用鲜艳的色彩呢?它的搭配又有哪些特点?本节课,我们就以蒙古族民间美术为例来学习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蒙古族音乐和展示蒙古族民间美术图片,激发学生对本土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兴趣及关注,引出本节课课题,同时使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本节课内容。

二、图样分析,了解搭配。
蒙古族民间美术富含多种纹样,颜色运用丰富。教师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装饰性纹样图案,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蒙古族民间美术作品的特点。
        1.教师课件出示使用2-3种颜色搭配的蒙古族装饰纹样图案,提问:课件中展示的图片是蒙古族民间美术的装饰图案,背景和图案是通过什么区分开的?
        学生B回答:通过颜色的不同,花纹和背景用亮色和暗色搭配,互相对比和衬托。
        教师:没错,在这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纹样和背景的颜色对比很明显,当背景是暗色的时候,花纹选用亮色,比如蓝黑色、红色的背景,花纹用白色、黄色更为突出;当背景是浅色或亮色的时候,选用暗色的花纹画面会更协调舒适。
2.教师课件出示3种以上色彩搭配的蒙古族装饰图样,提问:在这一组蒙古族民间美术中,你看到了哪些内容?
学生C回答:牛、羊、鱼、荷花、鸟
教师继续提问:你觉得画面中颜色搭配由哪些特点?
学生C回答:使用颜色多,而且很明亮,相接的颜色也可以成对比色。
教师对学生回答内容给予肯定,讲解在蒙古族民间美术中,人们用丰富的色彩表达对生活的理解,用色在符合物体本身的基础上更讲究视觉效果,采用高纯度的颜色凸显色彩的鲜明,表现作品色彩艳丽、风格淳朴,体现民间美术作品的韵味。
3.教师课件展示图片,以蒙古族橱柜图案、摔跤手套裤、桌面图案为例,为学生讲解用颜色搭配呈现立体效果的应用。
①蒙古族橱柜图案样例:在花纹中使用同色系的颜色做逐层渐变,背景色不再单一,外围背景用暗色,内圈背景用明度很高的黄色,表现出立体的视觉效果,让画面更加活泼。
②蒙古族摔跤手套裤上的纹样:在花纹装饰的同色系颜色中加入白色,图案之间相互交叉,也会产生立体效果。而丰富色彩的花纹外加一圈与背景色成对比的暗色,使纹样构成一个整体,与背景色区分开,整体色调会更协调。
③蒙古族桌面图案:不同色系色块拼接使用,花纹呈现更艳丽,在色块中用中性色分割出花纹轮廓,也可以让花纹更加明显突出。
4.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蒙古族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特点:①花纹用色鲜艳、明亮,强调色彩的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和纯度对比;②云样花纹居多,色彩与自然相关联并加以运用,表达对生活的理解;③色彩整体效果鲜艳、轻松、明快、协调、热闹。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置是为了加强学生对蒙古族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进行理解,通过对颜色搭配特点的分析及色卡展示,更充分地掌握民间美术色彩搭配,并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三、创新实践,发散思维
1.电脑画图操作讲解
        教师在电脑上为学生演示,打开Windows10系统自带画图软件;
        新建画布:设置画布为适应手机屏幕的大小,即宽1080像素,高1920像素;
        笔刷介绍:在软件右侧有基础笔刷,通过点击选择使用,笔刷下方可调节笔刷大小;
        色彩选取:色彩可通过点击色彩块进行设置;
        色彩填充:学生绘制好线条后,可选用“填充”工具,填充颜色;
        2D图形绘制:可选择工具栏中的“2D图形”,其中有圆形、矩形等工具,摁住“shift”拉取图形,可得到圆形或正方形。
2.学生根据蒙古族民间美术图样和色彩搭配特点,创作一幅装饰画,用于手机壁纸使用;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向学生演示电脑绘制,以手机壁纸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绘制兴趣和对创作装饰画的热情,同时学生将主动思考,运用本课所学色彩知识,通过美术作品传递自己的想法。

四、交流提升,文化浸润
教师在投影上展示学生作品,与学生交流探讨所画装饰画的含义。根据作品表现,可看出学生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掌握和创新运用。教师评价学生作业,指出优秀的及特别有创意的作品,给个别需要修改的作品给予适当的建议。
教师总结:民间美术的色彩造型表达着人民群众对生活的态度,我们沿用蒙古族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方式并创造出新的艺术品,感受民间美术色彩的理解。
作者简介:
         ??? 陈佳媛(1993.8—),女,蒙古族,籍贯: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