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伟红
邵阳市双清区江口学校
摘要:小学体育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在各方面工作上与其他学科都存在差异。这其中最关键的就在于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尤其在当前素质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融洽,更有助于学生配合教师工作,增强体育核心素养。然而,良好师生的构建也并非一件易事,实践中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策略使自身能够走进学生内心。本文从小学体育教学成效的影响因素分析出发探讨了良好师生关系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作用,进而提出了小学体育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师生关系;体育教学
一、小学体育教学成效的影响因素
小学体育是对学生身体素质进行培养的重要学科,其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具有许多差别。首先,小学体育教学的场所同时包含课堂与户外,而户外教学的占比最多。其次,小学体育教学在方式上也与其他课堂教学存在较大差异,其更多的依靠学生自己参与体育运动来达到增强体育技能的目的。最后,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是引领者,其对学生的影响教其他学科更为显著,教师的垂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认知和理解体育内涵的源泉。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两个重要主体,教师与学生共同决定最终的教学成效。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影响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感官,决定学生能否在教学中掌握体育知识理论和运动技巧。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直接影响体育教学效率,尤其是师生间的关系影响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与教师的互动,所以师生关系也是影响其教学成效的因素之一。由此可见,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主体的参与构成整个体育教学过程,而教学方法与师生关系则决定着其最终教育成效。
二、良好师生关系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作用
从上述分析可知,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垂范是教学的主要形式,而这种垂范侧重于一种榜样作用。在实践中,教师示范的效果会受到其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影响,即师生关系融洽,则会使学生更为认可和信赖教师,进而自觉接受其体育教学中的组织和引领,通过模仿与学习来增强自身体育意识和技能。因此,良好师生关系对体育教学有着重要作用。
此外,良好师生关系还是体育教学中各项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如良好师生关系可以帮助教师获取到学生的更多意见想法和思维意识信息,这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并在教学中实施针对性教育,科学组织体育教学,进而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可以说,良好师生关系对增强教师影响力、实施小学体育中的因材施教都具有积极作用。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策略
(一)注重恩威并施与张弛有度
小学生活泼好动,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加之体育课通常在室外进行的独特授课特点,学生更容易“撒野”。因此有些教师注重对学生的严管。然而,体育课的氛围本来就应该是活泼好动的,而不应该是一潭死水,师生之间也可以像朋友和亲人一样和谐共处。
实践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体育课上要积极参与,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但这种活跃也应该是限度的,即当老师在讲解和示范时,每个人务必要认真听讲。同时,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只存在单纯的师生关系,没有任何其他关系,但课后师生之间可以是好朋友。所以对待学生,该温和的时候要温和,该拿出态度的时候一定要有态度,对学生好不代表没有原则,不代表学生可以无组织无纪律。要把握好这个度,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二)待学生以诚
要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十分关键。笔者认为,待人以诚同样是教学中对待学生的正确观念。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放得下自己的身段,一定不要抱有“我是老师,你是学生,你什么都得听我的”这种思想,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人、当作自己的朋友一般去看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少责备。其次,要提升自己的个人魅力,要有能够吸引住学生的本领,让学生对你产生“崇拜”之情。可以偶尔开开玩笑幽默一下,调节一下课堂氛围,而不需要一整节课都绷着脸安排练习。第三,要多鼓励少批评,尤其要注意尽量不要当众批评学生。现在的学生都比较好面子,自尊心极强,当众批评会让他们觉得抬不起头,免不了对老师心生怨恨,更别提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了。若有必要,尽量在课后和学生单独谈话,而且要放下教师的架子,心平气和地和学生谈,少一点呵斥和责备。一次心灵与心灵之间的碰撞,远比十次大声呵斥的效果要好。第四,打铁还需自身硬。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他们知道的很多东西老师不懂甚至闻所未闻都很正常。要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得有真本事。
(三)对每节课都进行精心准备、精心筹划
有两种教育现象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思:第一,我们的孩子从上学起就开始上体育课,九年义务教育下来上了九年的体育课,但到头来大部分学生却什么技能也没学好,远不如在校外培训班收到的效果好。但如果用九年的时间自始至终去做一件事,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练习技能,相信每个学生都应该交出一份不错的答卷。第二,绝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体育运动,但有一部分学生却不喜欢上体育课。其原因就在于很多体育课内容枯燥、单调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体育越来越受重视,有的初中学校有招收特长生的政策,有体育特长的小学毕业生就有机会去这样的学校施展自己的专长。因此,要让体育成绩不拖学生的后腿,教师就必然要从上好每节体育课做起,精心准备好每一节课,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变换课堂练习形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显得尤为重要。除此之外,还需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学生乐意向老师请教,进而乐于掌握运动技能,形成良性循环。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当前体育教育重要性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小学体育教育中更需要从师生关系的构建着手,采取多种方式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以此来提升小学体育教学魅力,让学生更乐于在教师的带领下参与体育活动,进而达到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成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谢建林,冯燕珊.核心素养导向下重构良好师生关系的策略——以小学体育学科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3):156-157.
[2]王卓君.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方法探究[J].田径,2019(04):45-46.
[3]方海东.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构建体育课堂良好师生关系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1):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