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儿童画审美能力的培养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2期   作者:魏晓燕
[导读] 本文通过分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儿童画审美能力的重要性、现状和培养方法,希望促进学前教育发展。
        魏晓燕
        青海省文化艺术职业学校
        摘要:儿童画可以塑造儿童的审美能力、感知能力和想象力,儿童画审美能力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学习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分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儿童画审美能力的重要性、现状和培养方法,希望促进学前教育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儿童画;审美能力
        儿童画是儿童通过自己的方式绘制出来的美术作品,是其感知世界和表达自我的重要途径。学前教育的改革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儿童画是中职学前教育的重要部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具备专业的儿童画审美能力。
1培养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儿童画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是要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因此中职的学生要想成功就业就需要有高质量的专业技术作为基础。随着国家对儿童美术素养培养的重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除了具备专业的技术之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儿童画审美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有助于学生成为综合素质较高的综合型人才,无论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还是进一步深造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2当前我国儿童画审美现状
2.1教师对儿童画的意义认识不足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他们不能完全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画画就是他们最好的表达自我和认知世界的最好方式。但是在学前教育的美术课上,老师经常教学前儿童来临摹一些简单的形状和事物,这些儿童画都是千篇一律的,只是在锻炼孩子的临摹再现能力,孩子不能得到足够的机会去随心所欲地描绘自己想表现的画面,这样的儿童画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学前教育教师普遍不了解儿童画真实地意义和作用,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孩子们画画是被动的,不是自主地进行天马行空的创作。不仅不利于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反而禁锢了儿童的思想,使其对世界形成简单固化的认识,失去了独立思考和感受的能力。
2.2教师干扰儿童画的创作
        孩子对于世界完整的认知有其形成的过程,在孩子开始描绘现实中的事物时,往往是抽象的和意识流的,当孩子的画与现实事物有差异时,教师往往会提醒孩子再仔细观察一下,或者问孩子“天空是不是应该是蓝色的?”“小松鼠是不是有个大大的尾巴?”等引导性的问题,这看似是在引导孩子去观察世界,但其实是再干扰孩子的创作,破坏了孩子自主探索世界的过程,甚至会挫伤孩子自我认识世界和绘画创作的积极性。
2.3中职学前教育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中职学前教育的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和对美术的喜爱程度差异大,一部分学生再入学前接受过美术培训,或者天生对美术审美的感知就很高;一些学生没有涉足过美术领域,或对美术没有特别的兴趣和欣赏能力。这使得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儿童画审美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难度。

由于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欣赏作品的经验累积,再加上最终的结果也难以测算,中职学校往往会忽略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这使得学生在就业后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出现审美能力有高有低,往往会根据自身的喜好去评判儿童绘画,对儿童的美术创作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
3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儿童画审美能力的培养方法
3.1学会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
        学前教育的教师需要了解每位孩子的性格和爱好,学会用孩子的视角去看待孩子描绘的绘画作品,尝试理解他们想表达的故事和想法。儿童正是无忧无虑的年纪,他们总是会把自己的内心想法、情绪、经历的事情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儿童们的美术表现手法稚嫩,其绘画多是抽象的,往往与成人的认知和审美标准是不符的。这时候教师需要尝试欣赏孩子的作品,不能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去评判作品,教师应该再平时多关注每位孩子的言行举止及其家庭环境的影响,要倾听孩子的话语,观察孩子的行为,尝试进入孩子纯真的世界。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本身对儿童画的审美能力,教师学会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更有利于其他教育的开展。
        例如,当孩子拿来一副抽象的风景画时,教师应该让孩子讲述自己的绘画内容,然后自己根据孩子的描述将自己置身于孩子的内心世界,从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作品。
3.2学会创新美术教学模式
        再学前教育的美术课上,应该给孩子足够的机会进行自主创作,不应该单单儿童画简笔画。教师可以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采用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教学更高效。教师还应该给孩子提供更多自主探索世界和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在新的探索中,孩子会产生更多的内心想法并将其画下来。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经历,可以让学生从一个物体去联想其可能发生的故事并将其画下来。绘画工具也应该配套齐全,让孩子有条件去绘画创作。
        例如,在美术课上,教师可以带来几个玩具娃娃,让孩子们玩过家家的游戏,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体会与他人和玩具的互动,激发其表达欲,让其增加更多的经历和想法。有利于孩子的绘画创作。
3.3学会激励儿童的创作热情
        教师对孩子的激励和肯定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创作热情,教师不应该用好坏对错来评判儿童美术作品,不能老用“你画得真好”这样的语言去表扬孩子,应该与孩子一起讨论绘画作品,做到对其作品的理解,孩子听到别人与自己的想法相同时,是能起到激励作用的。教师还应该仔细欣赏儿童绘画,指出其优秀之处,激发孩子的创作热情。
        例如,孩子拿出一副描绘动物园的绘画作品,教师可以说“我也很喜欢动物园,你喜欢什么小动物?这个兔子正在吃草,画的活灵活现的。”这样的语言来激励孩子。
4小结
        儿童画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学前教育方面具有深远意义。在培育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时,应该让学生理解其重要性,注意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学会根据儿童的各类特点进行创新式美术教学,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激发其主动创作的热情,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文.浅谈儿童画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教学[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150,156.
[2]沈亚威.学前教育儿童画创编教学的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20):162-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