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静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正村镇韩家营小学 072550
摘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是不容忽视的,英语教师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一因素,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英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优美的教学艺术,而且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丰富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情感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课堂气氛;情感教育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其学习自主性不强,学习活动带有很大的情绪化倾向,他们学习的坚持性和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当时的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当今的“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重点。小学时期,是学生正处于儿童期向青少年期过渡的时期,是学生认知、情感以及个性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是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讲,英语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学生的身心能否健康发展取决于情感这一极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
1 情感教学的意义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的这句话是说,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有目的、有意义而又有感情的活动。情感的力量是无穷的。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人们的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个性品质对学生的情感有极强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师在课堂活动中有意传授的知识,而且也会使学生在无意中接受教师个性的影响,其中包括情感的倾向和情绪的表达方式等。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时,就会开始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就可能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另一方面,情感又是英语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学生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有效地接受教师传递给他们的信息,才能准确理解所学内容的思想感情,才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英语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它对教学效果起着直接的影响。成功的英语教学必须有成功的情感渗透教学。
2 创建愉快的课堂气氛
情感状态包括激情、热情、焦虑和紧张等等。其中热情是掌握整个人的身心、决定思想行为基本方向的强烈、稳定而深刻的情感状态,具有很大的行动力量。而对外语学习活动经常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则是情绪紧张状态,情绪紧张会使学生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注意力涣散,对错误的控制能力减退,记忆力下降。因此外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创造一种愉快的课堂气氛,尽可能使学生形成有利于学习活动的情感状态,随时注意降低或消灭学生紧张的情绪。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为情绪多变,引导得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促进他们学习的快速进步。因此,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热情和降低或消灭紧张情绪同等重要。
2.1 以演育情。情感总是与情境相伴随的,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表演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之一。在愉悦的情境中表演,学生产生了真实情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2.2 以歌激情。
音乐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把学生带入各种情感境界,使学生的审美观、人生价值观不断升华、强化。欢快动人的歌曲,学生又跳又唱,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热爱学校、奋发向上的积极情感。
????? ?2.3 以奖激情。对小学生采取适当的奖励措施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习中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激发学习愿望。”而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因此,教师对学生说出尽管只是简单的一个词或一句话,都要用“OK ! Good ! Great ! Super ! ……”表扬的话给予积极的鼓励或者是一个赞许的“Nodding or smile ”等。其次,开展课堂比赛也可提高学生的内驱力。我们经常运用个体与个体、组与组、排与排、男女生、师生等各种形式的比赛,最后向赢的个体或团体颁发“小星星”、“小鸭子”、“红苹果”等小奖品。知识的获得来自于竞赛活动的过程,学生一旦通过努力,取得好成绩,就会产生成功的喜悦,同时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愿望。
2.4 以画助情。图画是生活情景与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机融合体。一副好的图画,能让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得到色彩、形象、意境等美的感染。有声有色的教学激发了情感,增强了学生的形象记忆。???
3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巧妙设计每堂英语课,让学生体验成功
我们应该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大胆、愉快地参与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在各种操练和交流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怎样让他们动起来,使“动中学,学中动”有机结合,
3.1 实物巧设情境;实物是最常用的直观道具,教师应当利用那些易于准备和携带的实物,如在教食物或水果单词时,可让学生带上自己喜欢的水果或食物,有了具体的东西,整节课也就有血有肉了。
3.2 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教师在教学中通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自我发挥和团结协作的机会,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小学生对角色扮演非常感兴趣,这项活动需要学生之间密切配合、积极参与。因此,他们在活动中不仅能积极参加语言实践,还能注意协调相互的关系并主动帮助较差的同学,以使活动取得成功。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增进了组员间友谊,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3.3小组竞赛:竞赛为学生提供了获得成功的重要机会。针对小学生集体荣誉感强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利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来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小组竞赛中,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胜利。
结束语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这句话告诉我们:英语教学中,要把情感因素和认知因素辨证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情感因素为“纲”,带动语言认知学习和语言能力培养之“目”,才能达到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目的。为此,在实施英语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时,教师应以情促知,情知并茂,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人文环境中得到大量的语言实践,发挥其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卢家楣.情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黄远振.情感的内涵及其与英语课程的关系[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10).
[4]侯丽萍.关注英语情感态度,促进英语学习[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