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化勇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大柳乡初级中学
摘要:最新的有关生物课程标准指出:要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提出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培养目标是,学生要有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所以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保护环境意识。第一分析学生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二针对培养方法提出具体可行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课堂;生物教学;环保教育
观察我国现有的教学课堂中发现我国的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在教育体系中还有很大的不足之处。针对环境保护,我们并没有纳入到教学课堂中,并且,环保知识的传播也没有引起教师们的重视,在我国大环境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们感觉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更为重要,学好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就足够了,这样的观点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对于现在的素质教育,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成绩,还要重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德育,让环保教育进校园,可以提高学生们的道德品质、科学素养文化、造福够人,让人类可持续发展。初中生物老师在向学生讲授课本中神奇的自然界时,有责任和义务向学生传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现在这个全球正在变暖,迫切需要向学生传授环境保护。老师向学生传授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让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所以,如果让环境保护教育进入到教学中,进入到学生课堂,学生将环境保护的行为延续下去,这将有力的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1、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中环境保护的现状
在我了解到的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中,教师更注重学生的课本知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并且有些地区中学中招考试中生物并不是必看科目,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生物教育并不重视。并且环保教育在生物课中占的比例也不大,老师在遇到有关环境保护教育的内容是也不会重视。
2、环境保护走进初中生物课堂的重要性
2.1充分利用课本资源
世界整体的环境逐渐恶化,国家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生物是初中学习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环境保护教育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我认为初中生物老师必须重视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然后将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任务和学生课堂学习中。
环境保护不应该是在环境被破坏后进行的修复,保护,就不应该有破坏,环境保护应该是预防,保护环境,当然保护环境的教育少不了。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初中生物学科中的许多知识都和环境保护的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课本中都有介绍环境保护教育的知识和资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使保护环境教育渗透到自己的课堂和教学任务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学生都有向师性,如果教师可以做到以身作则,那么学生就会向教师学习。
当然,教师不能生搬硬套的将课本的内容传授给学生,还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比如:使用一次性筷子要砍伐树木、生活无处不在的塑料袋子和打包盒,需要降解多久才会“消失”,大量扑食动物破坏生态平衡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例子,学生容易理解也可以深入感受到自己所在的环境正在遭受破坏,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传播,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知道保护环境迫在眉睫,让学生行动起来。
2.2实验探究,亲身经历
实验在生物教学中无处不在,非常重要。课本中也有非常多的实验案例,一些有探究性的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身感知。例如有“探究酸雨的危害”可以让学生搜集材料,1、什么是酸雨,酸雨是怎么形成的?2、酸雨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危害?3、我们应该怎么应对酸雨?在学生搜集材料的过程对酸雨进行全面的认识,让学生了解到酸雨会危害我们生活的家园,然而酸雨就是我们破坏环境造成的,这会无形中加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3课堂活动中环境保护
在教学中,学生是主题,教师是引导者。保护环境又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但又影响巨大。可以组织辩论赛“保护环境对我国的发展有利,保护环境阻碍我国的发展。”让学生互相辩论,在这个过程,学生可以明白保护环境不是小事,保护环境是全民都应该参加,可以让学生回家向自己的亲朋好友讲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加大学生对保护环境的理解深度和认识保护环境对国家、对自己的生活环境的重要。
2.4实践出真知
做再多的实验,学生的感受也只是书面上的图片,和一组组无法感知的数据。国家在不断的推进素质教育,学生可以走出课堂但又切合课本。通过实践活动验证自己学习的课本中理论知识,做到知行合一。比如简单的模拟砍伐树木后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危害。可以找到一些土坡插上木棍(当做生长的树)、然后拔掉,可以明显的看到泥土松动,然后从高处泼水(模仿下雨),观察土坡下边的情况,土坡下可以放石块或者模拟的房屋和人。学生会看到房屋倒塌,人们被困。教师或者学生代表讲解真实案例中会有多少人伤亡,会损失多少钱,需要多久才可以恢复他们原来居住的样子。
结语:
让环境保护教育进入课堂,渗透教育教学也是初中生物老师的责任和义务。我国环境保护教育的开始比较晚,但是发展的速度很多。国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逐渐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和环境保护模式也逐渐走上正规。为了让环境保护教育进入课堂,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挖掘课本中隐藏的信息。可以开展课堂活动和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陈津津.浅析体育游戏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速读(下旬),2018(4):144.
[2]魏李.浅析体育游戏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散文百家(下),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