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9期   作者:王胜岭
[导读] 赏识教育的方式在教育教学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将赏识教育的理念应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可以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王胜岭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太阳城学校  253500
        摘要:赏识教育的方式在教育教学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将赏识教育的理念应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可以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愉快,也使得学生自身的体育学习自信心得到提升,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发展也是有很大帮助的。教师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的模式可以使自身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也提升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主性以及自觉性,这对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落实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赏识教育;体育课堂;教学应用
引言
        赏识教育在本质上就是鼓励式教育,将赏识教育引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体育“学困生”的信心、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树立赏识教育理念并掌握赏识教育艺术、在备课环节科学预设赏识教育的机会、细心捕捉教育时机以灵活运用赏识教育、坚持分层赏识理念以全面关注学生成长,进而将赏识教育应用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1赏识教育的基本概念
        学校教育中的赏识教育是指在面对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时所进行的积极评价方式,赏识教育手段的应用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良好行为表现。肯定学生在学习中的良好表现,可有效提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兴趣,并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源动力。赏识教育通俗来讲就是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点进行肯定与欣赏,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造性。学校教育中的赏识教育应建立在信任、宽容、尊重作为最基本的原则,并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并引导学生在更加健康的教育环境中成长。在赏识教育的应用过程中,基层教师应将关注点切实放在学生的优点与长处上,以确保赏识教育手段行之有效。
2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探析
        2.1有助于学生与教师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从现阶段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展开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时候往往存在师生关系不和谐的情况,只是很多时候学生对于教师的指导意见往往存在着一定的抗拒心理,使得体育教学的质量没有得到很好的保证。对于赏识教育理念来说,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应用之后,使得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更好的体现,并且也使得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缓和。此外,很多学生都感受到了来自教师的关怀以及爱护,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这也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有利于体育教学活动的展开,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体育综合水平得到提升。
        2.2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小学生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在日常生活和体育学习过程中都十分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鼓励,尤其是来自教师的肯定,这也是所有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教师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认同和鼓励,可以使学生从内心体会到平等与尊重,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身的优点与缺点,还会使其在内心增强对教师的认可和尊敬,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与教师进行交流、沟通,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推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
        2.3有助于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进行培养
        小学阶段是学生的思想意识以及身体发育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进行提升是非常关键的,会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

对于体育教师而言,其教学重点并不是要使学生掌握怎样的体育技能,而是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保证。小学体育教学是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关键,在这一时期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正处在培养阶段。对于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方式来说,教师往往更加重视对学生体育技能掌握水平进行培养以及提升,忽略了对学生身体与锻炼意识进行培养的重要性。对于赏识教育理念来说,可以使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信心得到提升,同时也使得体育课堂的教学氛围更加轻松,这样一来也使得学生自身的体育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提升。
3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3.1运用语言赏识给予学生正面的肯定
        语言是所有教学科目的基本构成要素。通过语言的应用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及学习表现进行赏识与肯定,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在教学实践过程当中,教师不仅要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赞赏,也应对表现一般的学生进行语言及行为上的鼓励,如此,不仅可以有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还能为其之后的学习注入动力。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使用赏识教育手段时应注意找准学生身上的亮点,做到有的放矢,不能使赏识教育流于形势。通过对笔者多年的基层体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可以发现,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赞赏与批评会得到2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在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时,学生的优点与长处能够更好地发挥并可对其学习过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若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对学生的相关表现进行批评教育,不仅无法使其在学习中的表现有所改善,反而会导致学生身上所谓的缺点与错误不断出现。因此,基层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时,应积极发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并对其进行积极的肯定,继而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良性循环。
        3.2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有正确的认知
        对于学生而言,体育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教师也应该对学生现阶段的体育学习能力有正确的认知。教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以及优点,坚信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宝藏,等待着教师去挖掘。教师应该注意运用有人情味、有活力的教学方式,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在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应该一视同仁,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教师以及家长不能只是一味地批评学生,而是积极地对学生犯错误的原因进行查找,同时还应从自身角度进行反省,想想自己是否在教育方式上出现了错误,从而与现阶段学生的心理意识出现了偏差[5]。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并且还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对于体育教学的活动来说,在实际展开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这是保证教学质量效果的基本,只有教师做到欣赏学生并且尊重学生,才能够使学生敞开心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注意要因材施教,兼顾到学生现阶段的心理感受,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注重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对其进行引导教育,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得到有效提升。
结束语
        经过该文的叙述以及分析之后,不难看出赏识教育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重要意义,可以使小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信心得到提升。我们应该认真分析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同时,应该进一步强化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应用,使得学生自身的体育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自觉参与到体育课堂学习当中,这对提升学生综合体育水平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使得学生自身的体育学习自信心得到了提升,使得体育教学效果更加理想,有助于当代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梁洪军.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9,21(20):193.
[2]丁瑞.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0):175.
[3]闫红.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C]..社会发展论丛(第二卷).: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73-74.
[4]郑中华.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1):122+112.
[5]庄小俊.赏识教育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研[J].成才之路,2018(08):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