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实践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9期   作者:考翠双
[导读] 音乐可谓是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不仅能够陶冶情操、丰富群众生活,同时还能有效开发学生右脑,让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发展,是高中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课程
        考翠双  
        山东省招远第一中学


        【摘要】音乐可谓是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不仅能够陶冶情操、丰富群众生活,同时还能有效开发学生右脑,让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发展,是高中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课程。为此,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实践受到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而本文也是就如何有效开展这一课程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音乐教学
引言
        《新课程标准》之中有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主要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程的价值就是希望让学生音乐聆听、表现与创造过程中展开一系列的审美活动。”由此可见,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实践,其注重的并非是音乐教学结果,而是学生在音乐课程之中获得的情感体验,而情感体验也主要是源自于教学实践。为此,本文也就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实践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挖掘音乐教育资源,激发学生音乐情趣
        就目前高中音乐教学现状来看,很多音乐资源都可以用于高中音乐教学实践之中,很多学校音乐器材相较于之前而言也有了明显的完善,如多媒体教学设备、钢琴、音像器材等等。而为了能够进一步优化高中音乐教学实践,教师在教学期间即可充分挖掘音乐教育资源,借此来组织一系列丰富有趣的音乐活动,这样自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音乐情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音乐课程学习之中。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阅览室内珍藏的图书资源、杂志资料来引导学生自主搜集与探索,也可以结合将手机、各种音乐相关App作为音乐学习工具,这样学生自然能够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进而有效激发学生音乐情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实践之中。
二、创设音乐情境,优化音乐教学实效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实践活动还需要体现出趣味性、艺术性,这也能进一步优化音乐教学实践效果。为此,教师在高中音乐教学课堂之上,可以借助于电教媒体来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音乐情境,借由生动、直观的视听情境来为学生渲染出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就能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高中音乐教学课堂之中,同时还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进行《草原放牧(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教师即可在新课开始之前借助多媒体设备来为学生播放两手歌曲《吉祥三宝》、《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并且借助视频播放草原情境,之后提出问题:“这两首歌曲分别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歌曲?他们之间有什么差异?”借此来有效引出这一课时内容,同时让学生对蒙古族歌曲“长调”、“短调”形成一定了解,进而有效优化高中音乐教学实践效果,而学生也能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体验中提高自身音乐素养,真正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提升。


三、注重乐理教学,发展学生综合音乐素养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实践质量要想得以保障,教师还需要注重乐理教学,这也是音乐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更是学生音乐水平得以发展的关键。为此,教师在音乐教学实践期间,一定要让学生充分掌握乐理、学会识谱,而为了能够做好这一项工作,教师可以将一些乐理知识进行创新教学,将其创编成为顺口溜、口诀,借此来强化学生记忆与理解,这样自然能够减轻学生乐理学习难度,让学生音乐综合素养得到有效发展与提升。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五线谱”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即可在课堂之上将相关内容创编成为如下口诀:“五线谱很简单,平行五线四个间……”在口诀创编之后,教师需要先引导学生理解这一个口诀,之后再让学生记忆与北宋,这样学生自然能够对这一内容形成有效把握和记忆,从而真正有效优化高中音乐教学实践,促进学生音乐素养得以提升和发展。
四、注重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提升,而审美教育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部分,所以在高中音乐教学实践期间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审美教育,让学生音乐水平得以发展的同时养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审美主要是指学生认知美、体会美和创造美的一种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审美素养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索美的实践活动之中。从某些方面而言,审美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美感培养,而音乐作为艺术一部分,对于学生审美能力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教师在高中音乐教学实践期间,还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多引导学生参与到经典作品品味与解读之中,这样才能让学生审美能力得到发展,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在音乐教学实践期间,可以从情绪和情感层面来引导学生鉴赏音乐作品,将欢快轻松的音乐与悲哀、抒情的音乐进行对比,然后让学生在情感体会中更好地提高自身音乐鉴赏能力以及审美素养,有效优化高中音乐教学实践。
五、构建校园音乐社团,重视学生特长锻炼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实践,除了上述几点教师在教学期间还可以鼓励、引导学生构建校园音乐社团,以此来为学生成才与全面发展提供平台,同时还能让学生音乐才能与个性在社团之中得到发展与提升。不同学生兴趣爱好、音乐水平都存在着差异,所以在音乐方面的特长自然也有差异,这个时候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实践的时候,自然需要关注学生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发展,而校园音乐社团构建则能为这一目的实现提供良好环境,学生可以在音乐社团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在志同道合的社团中更好地发展自身音乐才能,同时得到个性化的锻炼与培养,进而有效优化高中音乐教学实践。为此,学校在新课程背景下不仅要重视音乐教学实践,还需要注重音乐社团构建,对学生进行正规培训与教育,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提升。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之下高中音乐教学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期间自然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努力,通过全新的教学手段及教学理念优化高中音乐教学实践,从而有效保障高中音乐教学实践质量,这样高中生自然能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玲.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策略[J]. 艺术科技, 2014(04):373-373.
[2] 蔡志华.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策略[J]. 音乐时空, 2013, 000(014):157-157.
[3] 郑建美.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欣赏教学[J]. 江苏教育研究, 2006(06):48-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