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静
山东省博兴县吕艺镇京博希望小学
摘要:良好的音乐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专业素养,锻炼音乐特长。中小学音乐课程是音乐教育的一个关键阶段,将体态律动教学应用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可以让学生更加直白的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提升音乐教育质量。本文就体态律动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体态律动教学;中小学;音乐;
音乐教育中的体态律动教学需要从身体和心灵两方面着手教授学生,让学生不再单纯地认为音乐只是用耳朵去聆听,还可以整个肌体和内心感受美丽的旋律,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一、体态律动教学定义
“体态律动”教学理论最先是由欧洲音乐学家达尔克罗兹提出,是指将原来单调的音乐学习创新为音乐的旋律与身体的律动相结合,以身体动作为载体,把音乐的静置旋律以灵活的动作表现出来,加强学生对音乐的全体感受认知,真正做到用音乐沁润心灵,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在授课中,用体态律动刺激孩子的学习神经,激发其创造力,使孩子展现出他们的表演能力,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律”代表着一种旋律,音乐中旋律是最基本的,“动”是教学的一种形态,就是用各种动作代替原来的感情表达。简单一点说,体态律动教学就是在听到音乐的同时用身体来感受优美的音乐,不需要要求身体动作一定要规范,优雅,需要学生放松身心,以最自然的动作将音乐的情感表达出来。用以规律动作来展现音乐的内在魅力,一般来说,活泼的、欢快的音乐会用快动作表达;优雅的、抒怀的音乐则会用中等速度的动作表达;悲伤的、严肃的音乐将会以慢速度的动作表达。所有的音乐旋律都可以像音乐指挥手中的指挥棒一样,快中慢速度随时交换,此时就是以身体代替指挥棒,将身体作为音乐展现的平台,让身体和心灵随着音乐而动。
二、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家的基本矛盾发生改变,人民的物质生活逐步得到满足,开始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学生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正因为如此,中小学生的音乐教育问题面临着从所未有的发展机会,教育部门开设了一系列中小学生音乐教育管理体系,开设音乐课程,改变了原来任由其自身发展的状态;出台相关文件、政策,在根本上为中小学生音乐教育提供保障。培育音乐教学人才,在很多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出现了很多优秀教师,为后来教学开展提供宝贵的人力资源和教学经验;编写专门的音乐教学书籍,保证了教学资源的质量与数量。
但是我们国家中小学音乐教学起步晚,学生基础不牢,经过一致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就,但是仍面临着许多难题:比如中小学音乐教育体系不完善,在管理和教学上都存在漏洞,教师资源也很薄弱;音乐课开设不普遍,有很多学校没有开设音乐教学课程;不重视音乐课,没有在实际行动上投入音乐教学;没有专业教材等。现阶段的教育中,中小学生的音乐教育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学好音乐是学生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在众多调查中,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们所了解的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并不是很乐观,甚至出现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说,中小学生的音乐教育没有完整的教学体系,都是循规蹈矩的教学,教学方式也非常单调,这样也给学生们造成的音乐是一门常枯燥乏味单调的课程,没有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还有就是老师们也没有很重视学生在音乐方面展现出天赋,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发展。
三、解决体态律动教学问题的策略
1.改进教学方案
体态律动可以从多个方面改善音乐教育面临的不足,能够以实际成绩来证明它的重要性。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教学工作中并没有注重教学方案,在现阶段的音乐教学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单一枯燥的教学没有取得很好的教学成效,甚至还会使音乐教学出现纰漏。我们可以加强改进教学方案,实际可知,音乐要有节奏,要和节奏相配合才能发挥出最大效果,两者之间相互联系,音乐可以分为节拍,所以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教学老师可以通过加入身体动作来传达音乐中所要抒发的情感,给音乐赋予生命。首先在自己实践的基础上对体态律动增加了解和把握,然后再在教学中将自己的体会结合最能让学生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取得的教学成果是原来按部就班的教学所难以达到的。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是体态律动教学的基本要求,老师与学生之间交流沟通可以使双方更加心灵相通,更加容易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方案不能一成不变,要随着教学的开展有一定的调整,中小学生的音乐教育要在学生成长的同时,做出相应的变化,这样才能够是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学习感受,这样也能使音乐教学与时俱进。
2.提高教师队伍质量
中小学生的体态律动教学中,老师的作用非常重要,体态律动教学不同意一般教学,如果想要有实在的效果,真正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必须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能够为体态律动教学提供有力保障。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境况,只能说是刚好能够让音乐教学在中小学教育中正常发挥作用,其中不可否认的出现一些问题,低素质的教师队伍采用很极端的教学手段,比如说体罚学生,不尊重学生人格,这些教学行为需要多加规范,如果任由其发展,会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对音乐教学产生排斥心理。在从深层面来说,老师也需要加强自身专业技能学习,深入开展对于体态律动教学在中小学生音乐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创新教学内容,让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让体态律动教学持续不断的散发出它的吸引力和生命力,这样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也能减少很多麻烦,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也要认真对待,对于不同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成绩的优劣都要正确看待,因材施教,这样才能让学生对于音乐时刻保持积极心态,才能是体态律动教学作用发挥到极致。
3.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加入体态律动教学,不同于原来单调的教学模式,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帮助学生成长进步,老师的教学质量也可以得到提升,不管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在体态律动教学中增加户外教学,可以让教学成效事半功倍。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习空间是有限的,在开展体态律动教学中行动可能会受到限制,舒展不开,因此也得不到最好的效果。如果能在户外教学,首先空间得到扩展,行动不再为空间所限制,同时,学生也能在户外环境中感受自由气息,愉悦身心,在接受体态律动教学时也可以更好的接受知识,达到高效率学习。户外教学可以打开学生心灵,让学生放开身体,放开嗓音,由里到外都能得到锻炼,户外的即兴教学还可以拓宽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度,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户外教学也要结合教学内容来选择地址,不同的教学内容要反映出教学地点的主题特征,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加强学生和老师的融入度。
四、结语
总的来说,我国现阶段的中小学体态律动教学处于明朗期,在一定程度上,体态律动教学能够使我们的教学系统更加完善,使教学成果更加显著,让教学目的更加深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音乐和体态律动教学中使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要加强体态律动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应用,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学内容,坚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最能接受的方式授课,从而达到音乐教学的高体量提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孙娜.论中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鉴赏课开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戏剧之家,2019,(10):12-13.
[2]陈宁.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思考[J].戏剧之家,2019,(09):04-05.
[3]李桂梅.论体态律动数学在中小学音乐教查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9,(1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