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D打印与小学美术创意课程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9期   作者: 袁隽
[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我国的高科技教学技术也不断地被引入教育领域
        袁隽
        江西省南丰县桔都小学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我国的高科技教学技术也不断地被引入教育领域。近几年来,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很多创造性的科技产品和技术都都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用来满足人们生活和工作需要,3D打印技术就是在无数科技产品中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科学技术,现在已经被应用于多种领域。而在教育领域中也逐渐开始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教学之中,进而来增加学生的趣味性,使得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综上所述,3D打印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特别是近年来,很多学校将3D打印技术与美术创意课程相结合,逐渐探索实践,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3D打印;小学美术创意课程;实践研究
引言
        3D打印技术是一项快速成像的科学技术,它的基础是一种数字化的模型,主要是利用粉末状的金属等一层一层地打印构造出真实的物体。现如今,人们对3D打印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视。美国发布的《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中提出,在未来将大力发展3D打印技术。在我国,李克强总理也曾提出要培养“工匠精神”,教育学家聂圣哲曾提出“工匠精神”要从小培养。3D打印技术在小学课程中的运用要将创意转变成为现实,能将“教”“学”“做”三者合一,这将会对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具有更将深远的意义。
一、3D打印在小学美术创意课程中的应用
        3D打印技术的广泛应用,主要体现在其能够被运用在很多学科的教学实践之中。在小学美术教学创意课程之中,3D打印技术能够让艺术欣赏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以及鲜明直观,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艺术的内涵,因此3D打印也成为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小学美术创意课程上,使用3D打印能够让学生将作品的创意和想象变成实际的模型,以往只能在纸上的图画现在变成了现实中三维的实物,这样能够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更好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首先,利用3D打印技术开展小学美术创意课程,能够在传统的美术教学基础之上,为小学美术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契机。在美术创意课程中增加了新颖的3D打印课程,能够改变以往的机械灌输和单纯模仿的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模型的设计、应用、欣赏和评价等过程,能够让抽象艺术欣赏变得生动形象。3D打印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进行素质教学的平台,让美术课程的结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让课程的实施也变得更加方便和开阔。
        其次,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重点是对二维创造能力的掌握,对三维艺术的创意和想法是比较忽视的。而利用3D打印技术,能够给学生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让其进行创造,这让学生的创作作品不仅能够看得见,还能摸得到。与此同时,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还能使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得到发展和提升,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有所帮助。老师在教学过程之中,不仅要鼓励学生不能害怕失败,要勇敢的尝试,还要尊重学生的感受和表现力,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让学生养成对艺术和美的追求。


        最后,利用3D打印技术,能够让学生去亲身体验,感受艺术的魅力,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这样也能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3D打印不仅能够实现让学生的作品不只在纸面上出现这一目标,还能够使学生的作品在现实中进行加工制造。在3D打印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可以对学生进行鉴赏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拥有视觉上的体验,还能够使学生在触觉上有所体验,进而让无聊的学习课堂变得更加活泼,最终提高学生设计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二、3D打印对于小学创意课程的意义
(一)注重视觉体验
        美术作为一门有着充分想象力和艺术力的学科,美术教师不应该仅仅只是注重课本中的内容,还应该带给学生视觉上的体验。学生之所以会对一件东西感兴趣,就是因为这件东西满足了自身在视觉上的体验。所以,教师应该从多方面进行切入,让学生对美术的审美和认知有着更加丰富的理解。
(二)加强学生动手能力
        当前,我国对小学生的教育要求越来越高,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求学校要培养小学生知识的领悟能力,还要求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因为小学生年龄太小并且并不成熟,导致老师在教学中会碰到一些困难。所以,老师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提高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让学生作为小学美术课的主体,通过动手来亲自感受美术的魅力。
三、3D打印与小学美术创意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一)开阔学生视野
        小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基本上没有外出的机会,也没有办法开阔视野。老师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让小学生感受课堂之外的世界。例如,在学习《家乡的风景》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将家乡的风景展现出来,让学生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对其产生好奇心,这样学生自然就会更加主动地融入到课堂之中。3D打印技术对学生来说是一件新鲜的事物,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其产生好奇心,会对将来的美术创意课程的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实现趣味性教学
        小学生正处在一个不稳定并且好奇心重的阶段,所以,老师不能浪费这个可以利用学生的贪玩心引导其教学的机会。例如,在教授《街市面貌》这个课程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想要的街道和城市,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中的城市,去想象将城市设计成什么样子才适合在街道上面玩耍。
(三)组建3D课程班
        要想使得小学生对美术创意课程和3D打印技术有研究和实践的欲望,学校就要为其提供一个开阔、自由的教学环境,使学生都有机会去自己动手实践。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就要开设相应的课程,让学生每周都参与到3D打印技术的学习中,3D打印课程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学校和老师都应该要格外注意这一点。
结束语
        把3D打印技术和小学美术创意课程结合起来,有利于小学美术课程的改革,能够提高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新课改的目标。因此二者的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随着3D打印技术在美术教学的应用研究,能够预见3D打印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元旦晖,赵晨飞.3D打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1).
[2]杨高云.小学“30打印教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3]李振.现阶段中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机制的构建[J].文教资科,2019(24).
[4]曾冕.基于3D打印笔的小学创意课程实践研究[J].中小课程学电教,2016(12):50-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