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金融学专业对分课堂高效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9期   作者:李拔豪
[导读] 随着当前时代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然而在社会要求不断提升的同时高校在教学质量和效率上的提升速度却远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速度,这就造成高校教学质量相比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的落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分课堂教学由此诞生
        李拔豪
        (九江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江西九江 332005)
        摘  要:随着当前时代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然而在社会要求不断提升的同时高校在教学质量和效率上的提升速度却远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速度,这就造成高校教学质量相比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的落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分课堂教学由此诞生。高校由于在教学氛围和校园管理方面的宽松,在给予学生一定自由空间的同时也滋长了学生怠惰的思想意识,而对分课堂通过在课堂上给学生分配较多的展示空间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对教学效率的提升有很大帮助。由此以金融专业为例本文将着重论述对分课堂在高校金融专业教学的应用。
        关键词: 高校金融专业  对分课堂   教学策略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金融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也逐步增加,然而由于我国金融领域起步较晚,在发展程度上还稍显不足,因此提高我国高校金融专业的教学质量刻不容缓。而过去传统的高校课堂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积极性调动不足,学生普遍对课堂没有较高的学习兴趣,这也是过去影响高校金融专业教学质量的因素之一,而随着对分课堂在高校金融专业方面的应用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对分课堂更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提升高校金融专业的教学质量。
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金融专业的教学意义
        在传统高校金融学专业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我国金融业起步较晚而发展速度又较快,因此在高校相应课程的知识结构跟不上社会发展速度,常常导致学生在完成学业进入社会之后自身掌握的知识已经被社会有所落后,同时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加上教学理念的落后,导致在课堂教学中几乎整堂课的时间都是由教师进行讲授,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得不到体现,最终造成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而在这种模式中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实践能力也往往有所欠缺。
        而对分课堂作为将教学内容分成教师讲解、布置任务、分组讨论等几个步骤的教学模式,对传统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了较大变革。教师在课堂开始时首先给学生将知识进行初步的讲解分析,这一步骤作为所有教学模式中通用的一步,在对分课堂中却有所不同,传统教学模式重在对知识进行全方位的详细讲解,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将知识进行了详细拆分便于学生理解,却也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且在实际调查中还发现由于高校课堂管理的宽松性,导致学生都没有较高的学习热情,教师利用整堂课的时间将知识进行拆分讲解也无疑只是将课堂效率拉低。而对分课堂则仅仅是对重点内容和章节框架进行讲解,更多的时间交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整理。加上及时布置任务,交由学生自主进行解答,将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热情。最后的分组讨论步骤也是对分课堂的关键,通过由教师组织学生按小组的形式进行问题探讨,及时促使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自我转化并实践运用,对于金融专业的创新教学有很大帮助,有效增长了高校金融专业的教学质量。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金融专业的应用策略
2.1注重教学时间的规划
        前文提到在对分课堂中教师占用的课堂时间比传统课堂要少很多,而在教学内容同样的情况下,就要求教师对教学任务要做好规划和整理,教师要控制好自身的讲课时间,留给学生足够的讨论和总结空间。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把控好学生的讨论时间并不容易,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做好筛选,做好对学生个体情况的调查研究,把握金融专业的教学性质对授课内容做好规划。尤其是金融专业在知识体系上较为复杂,且对学生素质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知识内容虽然精简但是不能有缺失,要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云里雾里,从而影响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后续安排,也使得教学质量被大打折扣。
2.2加强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结合
        对分课堂中的一大关键步骤就是对作业的规划和安排,科学合理的作业规划是对教学过程的全面总结,也是对教师教学模式的有效诊断,因此教师在对分课堂教学中应该加强对作业布置的重视,加强在作业中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考察,尤其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金融类人才的要求已经不再是学历优先,还要有相应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过去相当一部分高校培养出来的金融专业的学生仅仅在实践工作上有较高的能力,对理论知识的研究较为薄弱,而企业的健康发展又离不开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因此在对分课堂的作业布置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察,做到理论和实践在教学中并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2.3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培训
        对分课堂通过将教学细化分成几个步骤,以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而教学时间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对各个步骤的合理分配从而保证每个环节都能有较高的完成度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考验。因此对分课堂对于一些教学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有一定的难度,尤其在金融专业中,对庞大的知识体系进行细化和框架化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教师要根据过往的实践教学经验才能在对分课堂的教学规划中实现各阶段的合理分配。因此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就必须要加强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培训,教师在专业素养上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进度和质量,因此在培训工作中要注重对教师在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分组讨论以及对知识体系如何进行精简提炼等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以消除因教师的经验不足引起的对使用对分课堂的抵触。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分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高校中的广泛应用有效针对高校教学中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理论处理,如因高校在教学管理中的宽松化导致的学生对学习的懒惰,以及高校金融专业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教学的偏向。而在对分课堂的实践应用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导致其提出的问题超出教师的准备,或者是对分组讨论的效率没有做好掌控,这些都是对教师以及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考验,教师要加强在自身素质方面的提升,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来一步步完善教学,真正实现对分课堂在高校金融专业中的高效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10.
[2] 陈瑞丰.对分课堂: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16,03:71-74.
[3] 魏小莉.“对分课堂”课堂模式下提高学生历史课参与度的分析.[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9):52-53.
[4] 李建铁.基于“对分课堂”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5(11):93-95.
[5] 章雁峰,郑红珍.对分课堂法在高职课程教育中的实践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1):361.
[6] 肖洋.对分课堂在管理学基础课堂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9):25.

作者简介:李拔豪,男 1970-12 籍贯:海南万宁人 学历:管理学博士 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九江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