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得兰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青海 海东 810799)
摘 要:本文首先从语言学的本身探讨了语言学对二语教学的意义和启示。其次从第二语言习得相关理论探讨了对语言教学的其实,这些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心灵主义理论,尤其是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机制。这两方面的理论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拓展了第二语言教学的思路,也提供了第二语言教学更多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语言学;二语习得理论;行为主义;心灵主义;二语教学;
1. 语言学对二语教学的意义
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就是从第二语言的语言系统本身出发对第二语言习得进行研究。语言学普遍被定义为对语言进行的科学研究。它试图回答如下基本问题:什么是语言,语言是如何运作的。
众多的语言学家,语言教学工作者认为,语言学习的本质是文化的学习。通过对文化的了解,来比较本国文化与他国文化的异同以此取长补短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因此一个成功的第二语言教学是语言知识,文化了解和语言学习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2. 行为主义语言学习理论及对二语教学的意义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受到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条件反射”的启发和影响。“条件反射”:主要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通过重复性的反射作用使动物的某种习惯得到强化,并逐渐固定下来。”“条件反射”的观点其中之一是,儿童学习语言也是通过对周围条件做出正确反映后逐渐形成的说话习惯,也是一个不断的“刺激---反应”过程。这一观点中强调学习者要对周围条件作出正确的反映,这就间接的说明了刺激物或周围条件的重要性。学习者形成正确的说话习惯的前提就在于刺激物或者周围条件是正确的。而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教师所教授的语言就是最重要的刺激物。所以教师的语言的准确性就尤为关键,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在语言的早期学习阶段,缺乏语言正误的判断力,这就要求教师提供准确的语言知识。相反,如果教师的某个语言知识点出现错误,学生也会出现相应的语言错误。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Skinner较为系统的叙述了巴普洛夫的行为主义语言观。他认为,儿童获得母语的过程就是一种习惯的养成过程,包括模仿---强化---重复----形成四个步骤。儿童首先模仿自己周围听到的语言,成年人对儿童的模仿表示赞同或用其他的方式进行奖励,以便强化儿童的语言,增加儿童正确说话的可能性。为了获得更多的奖励和赞同,儿童重复说过的话,逐渐养成习惯。在Skinner的理论中,模仿是学习语言的第一步,对语言更深印象的学习要通过强化,而强化的方式是对儿童的奖励和赞同。
将Skinner的理论运用到课堂语言教学中,相对应而言,首先也是模仿,学生对老师所教授语言的模仿,例如语言的发音,声调,语调以及惯用的语言表达方法等。所以在这一环节,充分强调了教师语言的准确性。在强化环节,语言课堂教学运用最多的就是完成相应的语言练习和完成某项活动。这时强调教师强化方法的适当性和灵活性。一成不变的强化方法如教师的领读等的教学效果相对于灵活多变的强化方法如学生领读,小组朗读等的教学效果存在差异。通过灵活多样的强化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提高语言教学质量。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系统准确的语言知识,还要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把语言知识教授给学生。
3. 心灵主义语言习得理论及对二语教学的意义
在儿童语言习得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儿童能够创造性的使用语言,并且能够理解和使用以前从未听过或接触过的语言。这一现象是行为主义学者无法解释的。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对此做出了解释。乔姆斯基声称人天生具有语言能力,而且语言的发展与儿童的其他生物功能是一样的。乔姆斯基将这种先天能力称之为语言习得机制(也称LAD)。语言习得机制被描述为存在于人脑某处的“黑匣子”。据说这个黑匣子含有对所有人类语言都适用的普遍原则。儿童需要接触自然语言来激活LAD。后来乔姆斯基更倾向于将这一机制成为普遍语法(也称UG)。乔姆斯基的心灵主义语言习得理论也有人称之为天赋主义语言习得观。从这一观点可以看出,人类的语言习得机制是普遍的,甚至是一致的。乔姆斯基指出语言习得机制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学习者自然语言的接触。所以,作为语言教学者,给学生提供大量真实准确的自然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4. 总结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了刺激物和强化作用。这就要求二语教学者要为二语学习者提供准确的语言材料,使用灵活多样的强化方式。心灵主义理论强调语言习得机制的存在,学习者要通过接触自然语言来激活语言习得机制,所以二语教学者对自然语言的把握显得尤为关键。
第二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教学从来不是一种单一的活动,成功的第二语言习得对语言知识系统的掌握,对第二语言文化系统的了解和在习的过程中心理不断的调节都缺一不可。这三方面的因素对第二语言教学也有深远的影响和启示,需要我们不断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去发现和运用。
参考文献
[1]. 《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Major Issu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文秋芳,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2]. 李吕梁.论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3):58-59.
[3]. 周莉.基于二语习得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J].英语教师,2018,18(16):72-73+76
拜得兰,女,1991.11,青海省互助县人,硕士,工作单位: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