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静
靖边中学 陕西靖边 718500
多元型材料作文就是命题者在命制材料作文时,选择的语言材料意义丰富可从多个角度思考立意,或者是所给的材料较多(两个或两个以上)并具有多方面的解读特点,这样的材料不止一个中心,而是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指向,如19年全国Ⅱ卷、19年天津卷、19年浙江卷都要从多个角度思考立意。
1.高考多元型材料题考查的意图
多元型材料作文是材料作文的一种类型,与其它材料作文相比,它所给的材料更活泛,针对现实,审题立意可有多个指向;学生写作也更灵活,可以从不同角度谈问题,更能体现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既能避免考生宿构与默写成文,也能避免跑题现象的发生。
2.多元思维与整合思维的基本思维模式
多元化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具有多层面的特征,即具有多元化的信息。 “多元化”应用在作文教学上就是多元思维教学。“多元思维”就是现在所说的求新思维、开放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它是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
“整合思维”就是在面临困难问题时的应对之策,即运用发散思维,寻找新的解决方案,而非仅局限于从已有的“解决方案清单”中选择。从概念中我们发现整合思维就是综合与创新,如果把这种思维方式应用到写作中,那就是要求学生能通过多元思维思考后,从众多角度找到具有相同、相似的角度,并能联系现实生活,找到最有特点的写作思维方式。
3.在审题中运用多元思维与整合思维立意
多元思维它不拘泥于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也不局限于人们既定的理解,其主要特点是多样性。多元思维是客观事物复杂性的反映。客观事物的复杂性构成事物客观因素的多样性以及事物间相互依存制约,决定我们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思维方向;整合思维则是从多元思维思维的结果中找到相同之处并能有所创新。
例如: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的作文题。
这个作文题是材料+任务指令式多元型材料作文。这就需要我们同时运用多元思维与整合思维的思维方式来审题,本题材料部分由五句话组成,一句话一个角度,所以考生要在写作时运用多元思维明确每句话的核心,然后运用整合思维归纳它们内在逻辑关联,加上思考任务指令中的要求,联系考生自身的长处,从而确定出一个立意。
材料中第一句的核心是“1919年中国青年的爱国革命运动”;第二句的核心是“1949年新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第三句的核心是“1979年中国青年投身于科技兴国的浪潮中”;第四句的核心是“2019年新时代青年的强国梦”;第五句话的核心是 “2049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从以上五句话可归纳整合为奋斗是青春永不褪色的底色。任务部分则要求考生有极强的时代代入能力,并对某一历史节点熟稔,将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整合,可从人生与家国命运、为人民勇担重任、树立远大志向、实现人生价值等角度确定立意。
事实表明,这两种思维方式为我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筛选出最佳的方案和实现最优创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在结构构建中进行多元思维和整合思维训练
传统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三段论式”,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那么,多元型材料作文也可以从这三个角度来进行构建思路。
首先,阐述内涵。立意一旦确立,就要对这一中心的属性和思想意义进行揭示与阐发,即思考是什么的问题,这时候就要运用多元思维从多个角度思考。例如:“人要坚守良知”这一中心可以想到①坚守良知,就是坚守自己的一份理想;② 坚守良知,就是坚守心中的正义,不向恶势力低头;③ 坚守良知,就是敢于承担过错,减轻良心上的重负 。
其次,可以思考“为什么”的问题,从原因、作用、价值、地位等多个方面思考。例如:“微笑是最美的符号”这一中心可以思考①微笑能化解人们之间的矛盾;②微笑能安抚人受伤的心灵;③微笑能给人以自信,激起人们前进的火花。
以上三种表述内容主要思维角度是回答原因和目的的问题,也可从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打开了,就不用担心写作无话可说了。
再次,要思考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途径。这些具体措施和途径往往就是文章的分析角度,即回答“怎么样”的问题。例如:“英雄创业靠的是舍我其谁勇战万方的勇气”这一中心,可以从①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②献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③勇于探索的意气使人发挥潜力三方面思考。
最后,将多元思维角度整合为两到三个逻辑严密的角度来展开文章,是将多元型材料作文写得深刻的有效方法。
思维多元性和整合性作为一种能力,它和其他能力一样,也是完全可以通过反复训练而得到培养的,它绝不是先天的,只要我们真正重视了,并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学生的思维一定会在深度和广度方面有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