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惠丹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香溪小学
摘要:在国家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普及学前教育成为了国家教学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但是,如何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缩小城乡之间教育差距,让农村儿童拥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依旧是学前教育体制改革面临的难题。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前,由于城乡发展的巨大差距,农村学前教育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改变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让农村适龄儿童能拥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是目前国家普及学前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在目前农村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由于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农村,学前教育依然存在资金不足、机构少、条件差等突出问题。尤其是在偏远欠发达的农村,这类问题尤其突出。很多农村只有乡镇有幼儿园、没有村幼儿园。很多地方学前班为小学附设。相比较城市而言,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完全不能满足适龄儿童就近入园或者适龄入园的需求,其硬件设施以及软件设施也完全和城市没法相比。
农村家长教育观念落后目前,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空白的一大主要原因,在于很多家长的教育观念落后,有些家长甚至没有让自己的孩子进行学前教育的打算。这就直接导致了很多农村适龄儿童没有能够及时入园接受学前教育。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和农村家长的经济负担能力有关,另一方面则是思想观念问题。学前教学小学化学前教育小学化是目前幼儿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城市学前教育还是农村,都有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向。所谓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指教师在幼儿园教学中,直接教孩子学习本应小学阶段才该学习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直接丧失了学前教育的实际意义。国家教学体制改革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学前教育小学化是不符合国家素质教育要求的。这样的教学方式,完全忽略了儿童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需求,增加幼儿的学习负担,容易影响幼儿未来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农村幼儿硬件设施不足,没有相应的游乐设施,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教学生识字,算术,别无他法;其次,农村幼儿教师资质不足,缺乏幼儿教育的资历。
完善农村学前教育要有明确的思路。如何完善农村学前教育?怎样完善农村学前教育?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主管部门有明确的思路。在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把握这个契机,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让农村孩子拥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是各级政府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近年来,国家正在加快城镇化建设,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政府主管部门更应该抓住这个机会,结合农村人口现状,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政府在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体制上,应当采取多元化的发展策略,可以政府出资建立公立幼儿园,在政府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也可以引进民间资本,加快推进幼儿园建设。对于民间资本设立的幼儿园,政府的监管不可缺位。
学前教育是基础性的教育事业,无论是国家、政府还是学校都不应当忽视其作用。农村学前教育应当引起各级主管部门的重视,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学前教育体制,使农村适龄儿童拥有平等的入学权利,享受公平的受教育的机会,进一步促进农村教育体制的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完善学前教育可采用多元化的发展策略。前面我们谈到,目前农村学前教育面临的一大重要问题在于学前教育机构少,条件差,资金不足。存在重要的问题,一方面和国家的教育资金拨付有关,另一方面和政府的管理体制有关。就城市来讲,无论公立幼儿园是否足够,适龄儿童均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城市的民办幼儿园数量多,条件好。因此,农村学前教育也可以采用城市教育方式,政府应当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建立幼儿园,采用多方筹措资金的方式,来完事农村学前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政府对于民间资本参与的幼儿园应当重点扶持,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大力发展。
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是阻碍学前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因此,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首先需要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第一,严格农村学前教育教师的准入机制。近年来国家在人才选拔上均采取凡进必考的制度,这对于严格人才准入是比较有用的。因此,对于农村学前教育教师的选拔,国家也应采取凡进必考的人才选拔机制,通过层层筛选,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其次,加强对农村学前教育教师的考核培训。在职培训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学校要加强对学前教育教师的培训力度,可以聘请专家对教师开设讲座,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也综合素质;同时,也可以采用交流培训的机制,让教师到其他优秀的幼儿园交流学习,以获取其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思路,为推进幼儿园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农村家长的思想观念自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伊始,农村适龄儿童才有了适龄入学的机会。这是国家强制性措施取得的成果。但是,目前国家对于适龄儿童幼儿园教育并没有强制性的规定,要让农村家长积极主动地将适龄儿童送到学校进行学前教育,学校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农村家长传统的思想观念,让他们深刻了解学前教育对于幼儿今后成长的意义,让他们从心理上真正接受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属于社会主义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环节,是缩短城乡差距的重要标志。学前教育是促进幼儿神经系统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决定性作用,属于智力发展和潜力发展,有助于对幼儿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长期教育,为其日后教育奠定稳定基础。农村学前教育作为农村教育系统的首要环节,对农村顺利实行九年义务教学具有关键作用,未能有效进行学前教育,将影响农村的后续教育。幼儿在接受小学教育之前,掌握知识的程度、良好的学习习惯、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和个性形成方面,具有较大差异。城乡幼儿接受教育的机会相同,而起点不同,这将影响其后期的学习和生活。由于农村学前教育未受重视,导致其成为农村教育系统中的薄弱部分,农村与城镇相比较,农村学生的辍学率较高。因此,应加强农村学前教育,提升农村教育水平,保证农村幼儿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