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9期   作者:刘海霞
[导读] 新形势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一方面是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而另一方面,在解决眼前问题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到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源问题,从根本上入手,彻底解决长期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
        刘海霞
        (山东省莒南县十字路街道财经服务中心 山东莒南 276600 )
        摘要:新形势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一方面是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而另一方面,在解决眼前问题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到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源问题,从根本上入手,彻底解决长期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对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 新形势;发展农村经济;有效途径
        一、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一)劳动力缺失
        农村作业以种地耕田为主,需要大量年轻劳动力,但自从新千年以后,农村很多年轻人都选择进城打工,发展好的话就直接留在城里,即便发展不好也会寻求其它出路,甚至有些还会选择出国务工。大量劳动力外流直接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并直接影响到了农村经济建设。
        (二)生产力低下
        受年轻劳动力外流影响,留在农村耕田栽种的绝大多数都是老人、妇女和小孩,其中老人身体较弱,妇女要兼顾家庭,孩子还要上学,所以这部分生产力效率十分低下。很多家庭经济来源都指望外出务工的青年男性,就算家里有地很难生产足量的粮食,整体上看,生产效果还是比较差的。
        (三)农作物生产不均衡
        农村作业易受地势和土壤的限制,很多家庭的农作物生产种类过于单一,通常会根据销量来选择耕种什么样的农作物,以此来保证收入。在一切向“钱”看的时代,农民的思想也不再单纯,有选择性地去发展可以帮助他们最大限度提高性价比,从而使自己的劳动变得更有价值。
        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收入水平低
        有关农民收入低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这也是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年轻一代不再愿意留在农村种地,而是选择外出务工,靠在外打工挣来的钱养活家里人。低收入必然导致生产积极性的下降,并直接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从目前情况看,很多农村青壮劳动力将以往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种地,当成是副业,反而将原来农闲干的事情----进城打工当成是主业,甚至有些还在城里做起了小买卖。出现这一系列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农业生产收益满足不了农民的需求。
        (二)农作设施问题
        在科技化的今天,机器生产正大量取代人工生产,从理论上讲,机器作业应大面积应用于农业生产,但事实却刚好相反。从当前情况看,我国大规模推行相关农作技术并不现实,很多地区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加之部分农民应用意识不强,所以科技作业很难全面实行。


        (三)农村教育发展落后
        教育问题也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或者说两者是相互制约的。由于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作为支撑,农村教育始终发展较慢,而教育水平上不去也直接影响到了人才的培养。众所周知,人才是社会发展和前进的根本保障,没有人才作为支持,农业生产很难向前更进一步。所以说,农村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是不可分割的。
        三、新形势下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
        (一)开拓市场,引进高素质人才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收入低的问题,就要开阔视野,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以保证有充足的资金进行运转。农民不能光指望种粮和卖粮来收取利润,要积极寻找合作的商机,并借此引进高素质人才来帮助农村发展经济。与此同时,广大农民还要努力学习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了解什么是市场,立足于市场走向,有针对性地发展农村经济。
        (二)发挥政府职能,保证更多高科技产品投入使用
        有关机器农业生产的问题应该从两方面着手,首先,应该由政府号召大家一起学习科技作业,让农民朋友逐渐形成这种劳作模式的意识;然后定期派遣有经验、有学识、有实践能力的工作人士下乡做指导,手把手教农民如何操作。为了保证策略的有效实施,当地政府应当轮流派遣技术型人才驻守农村,时刻为农民解决科技作业方面的问题。
        (三)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
        相比于其它几点,这一点是最难实现的,因为需要长时间的持续性落实才有可能收到成效。提升劳动者的综合素质还是需要从教育本身入手,我们不能因为没有充足的资金办学,就忽视了对人才的培养,必要时可以发挥政府职能,从城里借调有经验的老师帮助农村办学。从教育出发,是提高农民整体素养最为有效的途径,最为难得的是,这种方法不与经济发展发生太过密切的关系,这也从侧面告诉老百姓,没有钱也可以办成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存在着诸多阻碍,有客观因素,有主观因素;有来自农民自身的因素,也有环境所导致的因素。很多问题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我们若想彻底解决掉这些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就要抓住病根,学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新形势下的农村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政府的支持,不管中央还是地方,发展农村经济都离不开好的政策与帮扶计划,面对政府的救助,广大农民朋友应当积极去迎合,将问题与诉求全部表达出来,以寻求更好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爱文.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9(13):72.
[2]赵力瑶.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改革创新探讨[J].中国市场,2020(23):184+186.
[3]王志伟.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探索[J].山西农经,2020(14):55+57.
作者简介:刘海霞   女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     本科 中级 农业经济师 邮编:276600  单位:山东省莒南县十字路街道财经服务中心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