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敬唯
武警工程大学乌鲁木齐校区政治教研室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和阐释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与核心要求,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本质规律,指明了思政课的方向。本文着力探索军校思政课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为推动思政课完成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奠定基础。
【关键词】:思政课;立德树人;实现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政治宣讲、思想引领、价值重塑等特点,是军队院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主阵地,在落实铸魂育人根本任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的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思政课总体设计,彰显立德树人要求
完善的课程设计,是完成教学目的的必要条件,要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目标,首先就需要搞好对课程教学的总体设计。
(一)把准思政课教学定位
军队院校是党领导下的高等院校。院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的德,主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树的人,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新型军事人才,是“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军校的思政课程教学就要把准立德树人的定位,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筑牢学员的思想根基,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能肩负起强军使命的“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
(二)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
在此前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校区政治教研室对思政课网络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正式开学后,又对新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的大胆尝试,运用雨课堂教学平台,开展了思政课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把互联网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先进学习工具和课堂教学有效结合起来,从而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实现育人目的。这种教学模式,有机地衔接起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课前,教员提前把预习资料、课件和作业发布到网络上,学员们进行线上自主学习;课中,教员引导集体研讨交流,教员根据学员的现场表现和线上答题情况实时进行答疑解惑,不断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课后,教员通过雨课堂将复习作业发布给学员,以便学员进一步巩固消化所学内容,实现了整个教学从课前到课中再到课后的无缝衔接。线上+线下的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实现由“传统课堂”向“智慧课堂”的转变,改变了以往思政课教员满堂灌的模式,增加了思政课的趣味性,提高了学员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时代的发展,学情的需要,决定了思政课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完成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明确思政课教学标准
思政课是宣传党的政治路线、方针政策化的重要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主要渠道,在军队院校的课程体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要严格根据军队院校教学大纲要求,明确教学标准,依据大纲设计教学实施计划,系统梳理每门课程的课程目标、基本内容、重难点问题,在具体实施中统一标准,形成各门课程教学的标准体系和考核方案。因此,思政课教员要做到对教学大纲的深入研读和剖析,切实确立起按纲施教的教学标准,更加有效的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优化思政课教学内容,提升立德树人质量
优化教学内容是高校思政课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是思政课提质增效的有力手段。
(一)增强思政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卓有成效的思政理论课教育是建立在对受教育对象思想的深刻剖析之上。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地把握了教育对象思想产生的条件、特点、影响因素及其形成发展的过程,有针对性地选择与教育对象相适应的教育内容,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不同类型的学员思想是存在差别的,例如生长学员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期,而任职培训的学员,他们部队经历丰富、理论基础好、思想政治觉悟比较高,因此要把思政课教学内容与他们的层次特点进行有机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二)增强思政教学内容的时效性
思政课内容更新不及时是影响思政课授课效果的重要因素。学员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同样会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锋,同样会面对各种杂音噪音的迷惑干扰。当前社会上的各种思潮会通过种种途径反映到军校校园,对学员的思想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敌对势力始终把我军作为西化、分化的重点,对青年学员的思想渗透、文化争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历史和现实警示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中败下阵来,就会在真刀真枪的较量中未战先败。因此,思政课内容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紧跟当前形势,将教材内容与社会热点、学员关切的结合起来。动态跟踪梳理习主席最新的重要讲话,使党的先进思想第一时间进入教材、进入课堂,形成“主线贯穿始终、步步跟进融入”的格局,不断提高学员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
(三)增强思政教学内容的生动性
要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教学内容一定要具有生动性。以往的思政课主要以纯理论灌输为主,内容理论性强,大多抽象晦涩,学员难免觉得枯燥,产生厌倦心理。要提升学员对政治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就要注重思政课内容的生动性。在内容的设置上,一方面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融入其中,另一方面,要多结合部队实例,用鲜活的素材改变原有的说教模式,用身边的榜样引导学员学习,增强学员的认同感。思政教员要致力于把思政课讲出亲和力和感染力,让学员爱听、愿听、听得进去。
三、强化思政教员队伍建设,确保立德树人实效
2019 年 3 月 18 日,习主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可以见得,思政教员队伍建设是有效推动髙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强有力的途径,加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工作的建设,是做好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一)思政教员要有坚定的信仰
思政课教员是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和传播者,更是学员成长成才的引导者,承担立德树人的任务。思想政治素质是思政课教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核心素质,是教员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相关工作的必要前提。思政课教员只有自己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才能肩负起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责任。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员在思想上必须保持与党中央的高度一致,做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学员,就必须先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入学习党情和国情,领会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及时掌握党的思想理论。时刻关注国内外时事政治,关注我国在国际上的动态。坚定自身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认知,把握好自身的政治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四个自信”,全身心投入到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重大使命中去,投入到实现强国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中去,培养出更多的“四有”革命军人。
(二)思政教员要有坚实的理论功底
思政课教员必须具有深厚的知识功底,这是讲好高校思政课的基础条件。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员必须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知识,做到熟读和精读,尤其要领会这些理论知识的精髓,做到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思政课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和传播者,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根据发展的时代变化,在已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和探索新时代面对的重大课题和学员关心、任职需要的实际问题,不断充实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丰富思政课的理论研究。
(三)思政教员要有崇高的师德师风
道理要令人信服,不仅要讲好,更要做好。思政教员既要做学问之师,又要做品行之师,把真知与笃行、言传与身教高度统一起来,以人格力量和模范行为感染带动广大学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方面,思政课教员要常反省、常学习,时刻对自身的师德师风高标准和严要求,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引导青年教员从老一辈教员矢志报国、潜心治学的事迹中,汲取精神营养。引导思政课教员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打仗前台是人才的较量,后台则是教育的比拼。军队院校要发挥好思政课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着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为实现强军目标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