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学生就业观念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9期   作者:张立文
[导读]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属于特殊的边疆民族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历史原因造成学生就业观念相对封闭,更多是愿意到体制内就业,到内地就业、到企业就业、到基层就业观念不强,亟需引导学生和家长转变就业观念
        张立文
        西藏自治区内地西藏班(校)管理中心   西藏自治区  850000

        摘  要: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属于特殊的边疆民族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历史原因造成学生就业观念相对封闭,更多是愿意到体制内就业,到内地就业、到企业就业、到基层就业观念不强,亟需引导学生和家长转变就业观念。
        关键词:西藏;大学生;就业;观念
        
        去年,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西藏高校毕业生稳就业若干举措的实施意见》,制定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拓宽了就业渠道,为推动高校毕业生稳定就业,维护全区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强大支撑。
        一、现状
        2007年,西藏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实行了由计划分配向“市场就业、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改革。十余年来,西藏籍应届高校毕业生总量由8000余人上升到2019年的23000余人,就业总量压力逐年加大。2011-2015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我区实行了政府主导的高校毕业生全就业政策,通过机关事业单位公招考录保障了大学生较高就业水平。近三年来,随着公招岗位的逐年减少,以公招考录为主的就业模式再难持续,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但是,在党中央的特殊关怀下、在援藏省市的无私支援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完善工作机制,采取有力措施,我区2018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实现了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全面转型,2019年继续开创以市场就业为主渠道就业格局,全区应届高校毕业生已就业21490人,就业率达91.76%,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成效明显。
        但是,还一定程度存在毕业生及家长就业观念保守,毕业生一般将就业目标锁定到公务员、事业单位中,?区外就业比例低、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比例极低、面向企业等主要就业市场的比例低以及毕业生中继续升学深造的比例低等特点,就业计划经济色彩还没有完全褪去,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毕业生就业面狭窄等问题。
        二、原因分析
        一方面,西藏地区由于现代化起步较晚,西藏地区产业经济基础薄弱,市场发育程度不高,造成了就业选择面窄,倒逼学生“铁饭碗”思想依然严重。另一方面,到区外就业相对来说优势并不明显;创业缺少启动资金、缺少氛围、缺少经验,风险较高,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底气不足;传统观念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依旧存在,认为机关事业单位不仅体面,待遇较企业稳定,学生趋利避害心理严重。再有,就是西藏学生民族心理导致盲目从众心理严重。还有就是,就业市场化需要一个过程,学生思想还处在转变当中。总之,主要是就业政策改革较内地滞后与主要就业领域范围狭小、整体改革滞后和现实存在的困境不利于养成进取心态、办学模式和办学条件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就业政策联动性不强且落实不到位等因素造成。


        三、几点建议
        1、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构建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探索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实施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计划”,开展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力推进“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五是加大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积极落实高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逐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引导转变观念,鼓励到基层、到农牧区、到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自觉担当起建设美丽西藏的历史重任。
        2、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结合贯彻落实总书记回信精神,教育学生“以为人民服务为荣”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增强奉献社会、服务社会意识。加大就业创业有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建议有关部门尽快明确区外就业返藏政策、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后参加公务员考试相关规定。开展自治区级大学生创业之星评比表彰活动。在招生就业专题网站开辟专栏,为广大学生提供及时了解就业政策的渠道。开启就业政策进校园工程,定期邀请自治区人社厅、教育厅相关负责人来校开展专题讲座、座谈会等活动,帮助学生清晰、直观地了解基层,用详实的数据增强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收集数以万计的藏大学子基层就业的先进典型、先进事迹,精心挑选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励志故事和成功榜样,通过印发宣传学习材料或邀请优秀就业者做专题报告等形式,不断激发学生到基层建功立业、干事创业的奋斗精神。
        3、提升就业创业服务能力。自治区统筹考虑,制定高校就业创业教师队伍编制,为建设一支专业化、专职化、专家化的就业创业教师队伍、提升教育引导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的服务能力打好基础。同时,允许高校就业创业部门聘用临时工作人员,尽快缓解刚性人员编制短缺的矛盾。鼓励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多渠道就业,在政策上予以鼓励,扶持创业,如通过政府设立小额贴息贷款,或借助社会风险投资基金等方式,扶持大学生开办、承包和改进企业,特别是小型科技民营企业;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经营活动,在一定期限内减免税费等。
        4、完善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办法。自治区政府层面出台“促进中职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提高中职学生直接就业率。健全专业设置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定期发布我区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和人才需求报告制度,定期发布人才需求信息,为制定招生计划提供依据,指导职业院校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落实就业准入制度,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水平,逐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技术工人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待遇相统一的激励机制。建立自治区级技术技能大师库,鼓励技术技能大师建立大师工作室,并按规定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支持技术技能大师到职业院校担任兼职教师。
        
作者简介:张立文,男,1980年3月出生,河北邱县人,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大学讲师,西藏自治区内地西藏班(校)管理中心工作,长期从事少数民族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