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9期   作者: 颜笑芬
[导读] 发展心理学是一个重要学科,主要研究各个年龄段人群的不同心理特征与发展过程
        颜笑芬
        浙江省泰顺县筱村镇翁山中心小学
        摘要:发展心理学是一个重要学科,主要研究各个年龄段人群的不同心理特征与发展过程。对于幼儿时期和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来说,发展心理学的应用,能够使其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培养其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对于教师来说,发展心理学的应用,能够帮助其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和能力,促进教育体制改革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应用
引言
        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人在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规律,如婴儿期、少年期、青年期、老年期等阶段。随着时代不断变化发展,每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发展心理学在教育领域可以帮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方便教师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发展心理学应用于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能够使教师的职业素养得到有效提升,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水平提高,助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
一、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发展心理学是由儿童心理学经过130多年的演变而来,主要用于揭示不同年龄段人群心理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方向性与顺序性以及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上个世纪末,德国著名的生理学家以及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于19世纪70年代后期发表了《儿童心理》一书,该书的问世可以被视为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在上世纪初期前后,儿童心理学经历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同时出现了很多研究儿童心理学的专家代表,由于各人研究的领域不同,因此呈现出各个学派相争的局面。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美国《心理学年鉴》上首次出现“发展心理学”一词,并将其作为“儿童心理学”的取代。至此,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界的位置更加凸显。经过多年的累积与沉淀,发展心理学已经逐渐开始趋于成熟,同时在社会中的各个学科尤其是教育领域倍受重视。

二、发展心理学在儿童早期和中小学教育中的意义
        通过分析青少年在近年来的犯罪情况,能够发现数值一直呈上升趋势,这意味着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愈加频现,这对于社会秩序的安稳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同时还能够发现其犯罪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这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阻碍。在这种情况下,重视儿童早期以及中小学时期的心理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这能够帮助青少年实现身心的健康发育,减少青少年的犯罪率。随着教育改革化程度不断加深,发展心理学也能够促进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程度的深入,同时使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完善,使其向着素质教育的健康方向进行转变。
三、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发展心理学因其具有实用性,因此在教育领域被广泛运用。在儿童和青少年这两个时期,孩子还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这个阶段应用发展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帮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拥有健康的心理。


1.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幼儿教育时期也即学前教育时期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久以来,我国幼儿教育的过程都很“超前”,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为了不让幼儿“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幼儿园都开设了不同程度的小学化课程,超前学习使得幼儿的身心健康没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对幼儿的教育没有做到个性化和差异化。而发展心理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实际应用,能够使教师意识到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了解该年龄段孩子的喜好和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教师从根本上重视幼儿心理的发展状态,对其在人际交往、创新创造力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2.发展心理学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其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在逐渐形成,但仍旧不完善。在思想上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仍不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作出错误行为。尤其是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环境下,学习压力较大,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孩子的家庭环境特殊,如父母离异或感情不和、留守儿童等,这些孩子更需要心理上的安慰,需要教师对其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需要更多的关心与爱护,以消除他们心理上的不安与负面情绪。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融入周围环境,适应当前阶段的学习节奏。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积极阳光的心理,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生活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3.发展心理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伴随着各种声音,家长与师生群体中难免有部分人接受程度较低,产生一些偏激的情绪。而在这个过程中恰当地应用发展心理学,能够消除教师与家长的负面情绪,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教育体制改革的优势与必要性,纠正理念上的偏差,更好地完成素质教育的要求。发展心理学在教学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在如下两个方面应用:
        发展心理学可以应用于德育教育领域。德育教育是教育体制改革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德育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发展心理学能够推动素质教育发展。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应用发展心理学,可以让教师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关注个体的发展,并在学生发展受阻时及时进行干预和疏导,这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理念不谋而合。
结束语
        作为一门研究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学科,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尤其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为教师在中小学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可以帮助我国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谷旭辉. 我国现阶段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08):26-29.
[2]张敖. 发展心理学理论体会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9(17):172-173.
[3]张轶璇.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J]. 考试周刊,2016(91):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