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千舒
南方日报广东省广州市510030
摘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进入信息爆炸时代,也给传统的新闻传播行业带来了冲击。如何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在新时代新闻传播的引领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影响,探究了新时期下新闻传播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数据;新闻传播 信息技术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被不断提及,随着社会发展已经步入信息化发展阶段,大数据对新闻传播带来的变革也初见端倪。大数据时代获取信息的途径和内容的多样化,给新闻传播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改革契机,如何推动大数据在新闻领域的运用,成为新闻传播的推动力也成为新闻传播行业发展的关键。本文因此展开,分析大数据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并如何积极转变传播形式和应对策略。
一、大数据技术的来源及特征
(一)大数据技术的来源。大数据技术,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随着社交互联网网站以及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创新,大量的数据信息经过大数据技术搜索处理后,逐渐的演变出全新的媒体形式,例如数据新闻、个性化推送等。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也将为为当前我国新闻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方式以及发展的方向,是促进新闻媒体传播的重要技术方向。
(二)大数据技术的特征。麦肯锡全球研究所认为,大数据技术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大数据技术可以在海量的信息中快速的获取需要使用的相关信息,目前,我国大数据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行业领域中,随着媒体融合的趋势不断发展,大数据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产生一定影响,对于发展数据新闻、新媒体平台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例如,当今新媒体平台中,可以根据用户的访问痕迹,对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合理的整理分析,从而预测出用户的具体喜好等,进而制定个性化的推送机制。
二、大数据技术对新闻传播力的影响
(一)当今新媒体传播环境的特点
在当今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时效性是最重要的特点。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主要通过手机等新媒体载体随时了解到新闻内容,对新闻的时效性要求不断提高。同时,新闻的传播更具有互动性,新媒体时代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群众对新闻信息的被动接受模式变为主动接收筛选信息,并可以充当信息的传播者,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群众主动接收和传播新闻信息,不断加强新闻传播的效率与新闻信息的使用范围,也对新闻的传播技术要求不断提高。
(二)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的速度更快。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逐渐的完善,大数据技术处理系统的逐步完善与健全,大数据技术能够进一步高效快速处理更多信息,同时辅以多媒体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硬件,以及视频、直播、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软件载体传播,新闻信息传播的速度变得更快。因此,在当今新媒体传播时代,需要更加重视大数据技术对新闻传播速度的影响。
(三)大数据时代加大新闻传播信息量。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可将所有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应用到大数据平台中,数据应用更加高效。
与传统的新闻传播相比,大数据时代的新闻来源数据内容更加丰富。然而,大数据技术带来大量的数据信息传播,也让信息更加碎片化,为适应碎片化信息传播,也给新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大量信息产生了大量的“垃圾”信息,二优质的新闻内容却难以传播。对于新闻从业者而言,也需要适应在大数据时代中新闻传播的方式和读者的阅读习惯,新闻传播的深度与质量缺少保障,对于深度新闻传播严重打击,而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良莠不齐的新闻信息,甚至假新闻也能快速传播。
大数据技术对新闻传播准确性的影响大量的数据信息是大数据时代的代表与特点,传统的新闻传播对于传播内容的准确性要求非常高,其真实性是新闻传播最基本的原则。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受到很大的影响。因为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与简便化,很多的新闻信息传播就是去了筛选的过程以及求真的程序,这样就会导致大量的虚假信息逐渐的出现在社会群众的生活圈,从而给人们的认知产生一种错误的判断。所以大数据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准确性影响较大。
三、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新闻传播
(一)创新新闻传播的应用理念。新闻从业者要与时俱进,更新传统的新闻传播理念,注重运用大数据技术,积极地采用新的信息获取方法,如微博、微信、短视频、直播等新的媒体形式,加强新闻的传播挖掘。
随着自媒体时代来袭,人人都是新闻生产者、传播者,群众可以通过社交平台发表即时发布新闻,包括很多重大突发事件。因此,“拍客”也成为一种方式,职业媒体可积极运用爆料等大众新闻传播方式,受众与传播者融为一体是现代新闻传播的主要特点。同时,新闻从业者要摒弃过去单打独斗的生产方式,提高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不仅可及时地收集、分析新闻信息,更可以增加评论、点赞等互动形式,让新闻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也进一步增加用户粘性。
(二)加强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素养。在我国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当今社会,传统的新闻采编工作方式不能够适应现代化新闻传播的发展要求。新闻采编人员不能止步不前,固化传统新闻传播思维,要提高专业水平,随着大数据新闻信息量的增加,新闻采编从事人员需要及时提高新闻编辑能力,及时参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培训与相关教育,提高其工作的能力与素质水平。
新闻采编人员在学习过程中,应了解大数据新闻的发展特点,提高专业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预处理能力,确保信息传播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尤其注意要核实相关新闻内容传播,必须正确的认识网上大数据中涵盖的有价值的社会问题和信息,并积极地采用新的信息获取方法,避免赶时效而产生假新闻,不能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直接作为新闻内容传播,以免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转变传播手段,采用智能化手段。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下,对新闻传播的调查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信息繁多导致大数据信息分散、混乱,对信息的整合要求更高,加大了新闻传播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所以,传统的媒体需要进行改革创新,适应现代数字化发展的要求,媒体融合已成为新闻传播发展的重要趋势。新闻媒体可以在原有的形式基础上,利用信息化技术增加新的传播方法从海量的数据信息中为用户提供系统化、准确程度高的信息,结合最新的发展模式与应用理念,并与用户在线上交流,通过大数据抓取用户的喜好,制作用户喜爱的精品新闻,个性化推送等模式也将进一步加大用户粘性,提供符合群众兴趣和需要的数据信息。
在调查研究方面,新闻传播一样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将调查研究的方法进行全面地创新与优化,提取高质量数据信息。过去新闻的调查研究主要是定量与定性研究两种方法,主要通过结构化抽样调查或对单一案例调查分析。但传统调查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样本数量以及单一案例对调查结果影响很大,导致新闻信息的掌握不够全面。随着大量数据信息的增加,对于调查分析的要求更高,而大数据技术可以运用在调查分析中,媒体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调查研究的过程进行精细的分析,然后预测其发展的可能性,通过大量数据的运用,加强新闻传播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