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学生孝敬父母的现状及改变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9期   作者:邓运桂
[导读] 我们知道,“孝”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伦理道德文化的结晶
        邓运桂
        广西横县横州镇龙池小学 530300
        摘要:我们知道,“孝”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伦理道德文化的结晶。但是今天的社会发展潮流变化在飞速发展,那些不孝敬父母的事情也越来越多。特别是现在对于那些准青春期的学生来说,对父母的孝敬之心更是暗淡,作为六年级的班主任,我觉得我们对这一方面的责任是很重大。作为老师人们既要教书也要育人,所以我个人的认为教育学生始终要有感恩父母的一颗孝心。
        关键词:  孝敬父母        现状        改变策略
        “孝”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伦理道德文化的结晶。但是今天的社会发展潮流变化在飞速发展,那些不孝敬父母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对于小学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在孝敬父母的现状是怎么样的呢?
一、现状
(一)坐享其成
        随着现代便捷生活的不断提升,现在的学生对自己的家庭普遍缺少家庭责任感,主要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是理所当然的。这种孩子平时在家里什么家务活都不用做,就连吃饭都是家长帮盛好放在桌面上。所有的事情都要父母或者长辈来代劳,真可谓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平常上班,在上学的路上经常见到小孩都比长辈高了,但是还要让长辈帮他们拿书包,看着都想直接上去说几句。
        (二)凡事让人操心
        现在的孩子,责任心没那么强,有的可以说根本没有“责任”两个字,而有的是任性的行为。凡事都让父母操心,特别是到了六年级,有的学生非常任性,他自认为自己长大了,不需要父母的管教,从而无法无天,在学校不听老师的教育,在家不听父母的话,做什么事都让人操心,在家家务不做,作业不写,就连吃饭都要人喊。整天沉迷玩手机,或看电视,或打游戏……,家人让做什么事,不但不做,反而还骂家长,动不动就发脾气。在学校上课不认听课,作业不按时完成,今天不记得带校徽,明天不记得要穿校服,学校布置什么事,都听不入耳。今天不记得拿这个,明天不记得拿那个。今天打人,明天结伴去哪儿玩,作为父母的,经常接到学校老师的投诉电话,有个别甚至三更半夜都不回家,总之不让人省心。
        (三)冷漠父母
        我们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加上现在的父母都是想方设法地创造最好的有利条件,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我们的孩子却不懂得珍惜与回报,有的孩子在父母身体不舒服时,不懂得关心体贴父母,有的家长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但却望子成龙自己省吃俭用,把钱都花在孩子的身上。平时问什么得什么,闹什么买什么。可是自己的孩子并不领情,有的还责怪父母:谁的父母不是这样?你还是我的亲妈吗?我是不是你亲生的呀……类似的话语不时听到。
        (四)与父母对着干
              顶撞父母,与父母对着干,在我们县城城区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常见的,不孝敬父母的行为。在我们班就有这样的一个女生,方某某平时在学校看上去是乖乖的小女孩,也很听老师的话,可是在家的表现确实判若两人,方某某的家长也觉得很苦恼。

父母辛辛苦苦地努力争钱,想方设法地不断地创造好的生活条件给她。但到头来她并不理解父母的苦忠。由于小孩平时放在外县城外婆家由外婆照顾,每个星期到周末或节假日,父母才接她回乡下跟父母住。有一次,她的妈妈见她玩手机,说了她两句,妈就与妈妈大吵起来,还骂自己的父母文化水平低,没什么权利来教育她,吵了几句就气冲冲的独自离家出走,打电话也不接,出走两天才回家。平时在父母在外婆家也经常冲着外婆或外公发脾气,有一次他的外公在我面前说:我们哪里管得她?我还挨她骂呢。可想这样任性的孩子,还谈什么孝顺父母?
        然而对于六年级学生的种种不孝之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二、改变策略        
(一)家庭方面
              俗话说,父母是我们每个人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家庭教育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孝敬父母乃离不开父母的教育,现在很多孩子在情感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冷漠,这跟平时父母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有的父母认为,只要孩子能把学习搞好,作为父母的,哪怕是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作为父母的那怕是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只要你过得好,我们作为长辈的不追求你什么回报。什么事情都是过多地去保护,包办,去代替。久而久之,在孩子的心中
就会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平时家庭里有什么事情应该让孩子做,让他参与其中,让
孩子明白幸福是靠努力得来的,让孩子能够体会父母挣钱的艰苦,关心父母的劳苦,从而培养孩子的坚苦朴素作风。
        2.不要让孩子想要的东西来得太容易,不要想买什么就给什么,不要事事都顺依着孩子的欲望,要让孩子学会控制的欲望,即使满足,那也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助长孩子的那些不合理的要求。
        3.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要一视同仁,我们家长要做到不能有半点特殊的待遇,要让孩子知道家里的所有成员都是平等的,不要有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4.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家长要去关心孩子的心理需求,特别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虽然有自己的思想,但是很多事情还不是很成熟的思想,要学会与孩子交朋友,要学会倾听,不要天天指责孩子的不是。
        (二)学校方面
        1.特别节日要做特别的教育
例如:母亲节、父亲节、敬老节等节日做好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或征文比赛,或书信比赛,或讲故事比赛、为家里人做一件事……
        2.平时的教育教学里也要常常贯穿感恩教育
在日常的教学中,如果遇到感恩教育的有关内容我们就应该及时点上,那怕是一句两句话也好。让学生在心田里面形成一种意识。
        3.学校与家庭共同配合
教育不是单方面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是融为一体的。在学生的德育上学校更是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也要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
        4.学校可以做专题教育讲座
学校可以根据特别的时期来对学生进行特殊主题教育,如5月母亲节的到来,可作感恩母爱的主题教育,同样父亲节也可作父爱无边的主题教育。
        5.学校可以列入日常的德育工作。
“德”是人之本,所以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学校更应该就学生的德育做好相应的教育工作。
总之,“孝”是一种无形的教育,需要我们每个人的重视,作为一位班主任,就更应该时刻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把这种传统美德永远传承下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