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萍
曲阜师范大学幼儿园
摘要:本土资源作为幼儿园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能极大丰富幼儿教育的相关内容,有利于培养幼儿对于家乡文化的热爱,以及更好地进行本土文化的熏陶和传承,促进幼儿的健康科学成长和发展。在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以本土教育资源为载体,以主题活动为主要形式构建园本课程, 通过《爱家乡》实践研究,萌发了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关键词】:本土资源 ;爱家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 "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幼儿园要挖掘本土资源的教育价值,形成幼儿园独特的办园特色和模式。同时,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增强对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高尚品格的认识,从小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我的家乡曲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经历过儒家文化的洗礼,角角落落都洋溢着圣贤之德的气息,本幼儿园又在以儒学研究为特色的重点学科高校校园内,这里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有优美的历史传说,有美味的饮食文化,但每当提到三孔的历史、资源特产等的时候,孩子们却一片茫然。知之甚少。家乡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家乡的建设成就、发展变化等,更是爱国主义教育最现实、最生动的教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中提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是人们思想和品德发展的基础,也是人们开拓各种事业的强大动力,所以应对幼儿从小进行爱的情感教育。其中爱家乡教育就是爱的情感的具体化,幼儿只有从爱自己所贴近的家乡做起,才能进一步升华出爱祖国的情感。在当今,幼儿园如何利用各种自然和社会资源对幼儿进行形式多样的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是我园园本课程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身边适合于以开展爱家乡教育的资源非常丰富,综合利用这些资源对幼儿进行爱家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1.利用自然资源,让幼儿了解家乡的自然之美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倡导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要引导儿童在大自然、大社会中学习,[2] 曲阜拥有世界独一无二的孔子文化品牌,有孔庙、孔府、孔,林、颜府、颜庙等古建筑群,以及鲁国故城遗址、洙泗书院、尼山孔庙和书院,还有历史文化名山尼山、九仙山、石门山、九龙山等这些名胜古迹,充分挖掘本土自然资源的教育价值, 利用曲阜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带领幼儿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是培养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开展《游三孔》《参观六艺城》《廖河公园》等活动,带孩子参观曲阜独特的古建筑,城市现代夜景等自然风光。孩子们对家乡的古树很好奇,生成了系列主题活动。每一棵奇特的树和民间小故事都是孩子们最有意义的教材,欣赏树、画古树、树下游戏、学习古树的精神等课程。我们把这些旅游景点编入我们的园本教材中:三孔景区、六艺城、尼山夫子洞、太白楼等,用实况录像或图片的方式为孩子们讲述家乡的美景,使孩子们在身心愉悦的游玩中感受到了家乡的美。
2.利用旅游资源,让幼儿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之美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指出:为了让孩子们知道我们虽地处农村,但我们拥有的这些值得骄傲的旅游胜地,从而引发孩子们的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我们和孔子研究院联系,借出介绍曲阜历史的记录片,让幼儿了解曲阜的变化,当幼儿看到了原来的破破烂烂的棚户区,变成了一座座造型美观、绿化优美的新城市时,幼儿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家乡的变化,体验家乡劳动者的劳动之美。请导游走进幼儿园家长课堂,给幼儿讲解家乡名人故事,为幼儿提供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榜样。当幼儿知道了家乡近代出现的许多有成就的人,如教育家孔子、诗人李白、工匠鲁班的故事后,激发了他们长大为家乡建设的雄心壮志,纷纷抒发自己的理想。有的幼儿说长大要当花园设计师,成为家乡劳动者,为家乡建造很多空中花园。请旅游局工作的家长带来了曲阜旅游风光图片或拍摄的照片贴在了活动室走廊,走过活动室长廊仿佛是在曲阜风光游,让幼儿在自由、放松、兴奋的情绪状态下发现和感受家乡历史之美。
3.利用物产资源, 让幼儿感受与体验家乡饮食文化之美
在幼儿的平时生活中,他们对家乡的旅游景点、家乡话知道的比较多,对特产了解很少,很陌生。为了让幼儿更好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家乡,了解家乡的特产,通过让幼儿操作、品尝分享,认识几种家乡特产的商标,让幼儿品尝家乡的传统小吃,体验家乡的饮食文化。作为古城的曲阜,传统历史的沉淀到现代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许多香味可口、独具特色的风味美食,如熏豆腐、羊肉粥、咸煎饼、孔府糕点,孔府菜等。我们把这些传统美食介绍给幼儿,让他们去品尝各种美食的同时,了解美食的做法以及有关的民间故事,让他们在看看吃吃做做玩玩中,不断感受家乡的民俗风情,吸取家乡饮食文化,进而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体验活动的快乐,并为家乡感到自豪。
4.利用文化资源,让幼儿感受与体验家乡艺术之美
曲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民间手工技艺种类繁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楷雕、尼山砚、碑帖,这三样手工技艺也被称之为“曲阜三宝”。 除此之外,尼山刺绣、曲阜琉璃瓦、桑皮纸、泥人面人等各艺术作品也是曲阜地方手工技艺资源的重要体现,[4]还有独具曲阜特色的庙会祭祀活动和古装表演等等。但是,在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下,新一代的幼儿对家乡的本土民间艺术日渐疏远。所以,让艺术走进幼儿园,走进我们的课堂,让幼儿感受地方特色的魅力,了解家乡的本土文化,成为了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带幼儿欣赏曲阜优美的开城表演仪式,六艺城古乐表演舞蹈,还有《捏泥人》等孩子们喜欢的生动有趣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和艺术天赋, ,而且能够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了解家乡的本土文化,感受家乡的艺术美。
总之,来源于生活的课程最亲切,产生于本土的课程最有生命力。陶行知先生强调“在生活中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走进自然和生活,将本土环境中的优质资源转化为课程建设的优势,有利于建构富有园本特色的幼儿园课程,形成对家乡、对本土文化的深情厚意和无限依恋,从而获得生命自由健康完整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