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9期   作者: 权健
[导读] 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使生物课堂气氛浓郁,生动活跃,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权健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
        摘要: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使生物课堂气氛浓郁,生动活跃,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


        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常常处于主导的地位、高高在上,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服从教师的安排。长此以往,不仅会让学生丧失学习的主动性,更会扼杀学生的智慧和摧残学生的个性。近年来,大家日益重视起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开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为了真正达到这种效果,我们应该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探索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的,以师生的互动交流交往为方式,最终实现师生在教学中的共同发展。
        尊重高中生的个性特点。高中生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要创建和谐课堂,取得生物教学的成功,首先教师自己要转换教育观念。教师必须切实树立新的学生观,不论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如何,品格心理是否有缺陷,都要在内心里欣赏他们,在言语上鼓励他们,在行动中帮助他们,给学生以启迪与力量,从而使优秀者更加突出,使稍差者迅速提升,使落后者迎头赶上,在师生互相接纳、互相激励中获取最大的教育教学效益。
        发挥教师在文化课教学中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作用。一名教师要教育好学生,他首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这一点在高中生生物的教学工作中更为突出。在高中生生物的教学中,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能否获得最大成功,不仅仅取决于其学识水平,在更大程度上更有赖于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与其对学生的感召作用,“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那种动不动对学生冷脸相加,学生说不上几句话就不耐烦的行为,只能使学生与教师产生感情上的对立,教育教学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开展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师生得到进一步沟通的有效途径。对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学生都比较喜欢。教师通过精心组识,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可以促进师生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和集体主义精神,教师要有和学生平等相处的意识,不能造成对一些学生的冷落,而产生消极的影响。在整个活动中,正是老师和学生施展才华的时候,要借助这一机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上进的信心。
平等对待学生,和后进生交朋友。作为教师都会说,对待学生要平等。实际上有很多人没有真正做到。说起来就是“平等对待”几个字,要真正落实这几个字难度是大的,在一个班级中,往往是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差、纪律差,所谓的“双差生”,很多老师是看不起他们的。即使对他们没有明显的表示,但从教学的一些细小环节、平时的谈吐,学生都能感受到你对他们的态度。而许多时候,师生关系的和谐情况,一个班级的学习风气,向上的拼搏精神,主要还体现在这些问题学生的身上。

所以在教学中,要平等对待学生,特别要调动后进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从根本上不岐视后进生。
用“真诚、理解”对待学生。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而不是“唯我独尊”。首先,教师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教师的思想感情要表里一致,既不掩饰自己的情感,也不粉饰自己的缺点,与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见,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并消除防御机制。其次,要真正地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学生的感受为感受,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分担他们的感情。同时,还要把这种理解交流给学生,使他们深切地认识到教师的理解。只要教师能够建立这样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具有这样的情感态度,就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增强学习的信心,发挥学习潜能。师生关系是平等民主、尊师爱生的新型人际关系,是最高尚、最健康的人际关系,但师生关系又不同于一般人际关系的特点,从组织关系看,教师是领导者,学生是被领导者;从教学关系看,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从心理关系来看,教师是师生之间心灵桥梁的精心架设者,学生是积极响应者。由此可见,教师是师生关系的主要方面,其行为对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起着决定性作用。
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关心爱护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待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心,多引导,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理念时时提醒着我:“每个学生都要发展,但不求一样的发展。每个学生都要提高,但不求同步的提高。每个学生都要合格,但不求相同的规格。”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学生也是如此。尊重学生也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多鼓励,多关怀他们。因此我在课堂上得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时时的表扬、鼓励和引导成为我课堂上常用的手段。我相信,教师的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由“知识运用”到“创新应用”。教师在这一个阶段一定要打破寻常规律,使用一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来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注重培养学生“敢疑—敢问—敢闯”的精神和“求新—求奇—奇异”的思维。如果学生回答一个问题结束后,教师可以继续加深提问:这个是最好的办法吗?还有其他的解决办法吗?以此来培养学生敢与冒险的精神和创新思维。
        由“知识巩固”到“个性发展”。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方法使学生以接收、理解所学的知识为基础,进而凸显主体、发展个性、共同协作,培养出自信乐观的品质和共同合作的精神。所以,教师可以采取对抗辩论、趣味游戏、模拟表演、演讲朗诵等各色各样的形式来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情绪高涨,能够鼓励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在生物教学中建立以师生个性全面交往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需要在完善教学活动和完善个性两个方面共同努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