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语文教学浅析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9期   作者:李艳梅
[导读] 古典语文教学是基于中国古典文学,通过诗歌、散文、小说、词、赋、曲的表现形式
        李艳梅
        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龙坝镇小学 654817
        
        古典语文教学是基于中国古典文学,通过诗歌、散文、小说、词、赋、曲的表现形式。形成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主要代表作品有:《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四书五经、元戏曲明清小说等,以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为文学创造高峰。古典语文教学以国学经典为主流,以诗词中的悲哀仇怨为情感基调,运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形成独具特色的语文教学理念。
        一、解读诗词中的深情和美景
        《诗经.采薇》有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昔我”两句以乐景写哀,“今我”两句以哀景写乐。它像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出门时的春天,野花迎风飘摆,好像是在倾诉衷肠;绿草凄凄抖动,如无尽的缠绵依恋;初绿的柳枝,坠入悠悠碧水,搅乱了芳心柔情荡漾。而归来时已是雪花飘舞、风雨交加的冬天。然而在九死一生归来之际,庆幸之余,难免痛定思痛;加之归途艰难,又饥又渴,怎不悲从中来呢!诗句充满着人性的美,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诗圣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花间不断欢唱。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小路上花团锦簇,长满花朵的枝条被压得低垂下来,花瓣之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它们围绕着花枝蹁跹起舞。从这里,我们嗅到了浓郁的花香。花旁的小路上,有清脆啼鸣的黄莺,它们活泼自在的神态,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诗人用“时时”、“恰恰”这些极富韵律的字眼,使得全幅明丽纷繁的画面充满了动感,也使得诗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节奏。全诗语言充满了口语化色彩。读起来令人感到非常亲切,而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跃然纸上。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鬃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一片深情,情深到归于寂静无声。十年生死相隔,十年苦苦追忆,十年相思,十年孤寂,十年辛酸和着泪一滴一滴积攒,和着泪一行一行流淌。无语相对处,字字沥血,柔肠才寸断。梦境之中,已是如此;清辉松影之下,一人独对芳魂时,又是何等彻骨的凄凉!写到此处如断弦之音,逼人潸然泪下,真是无情到此也断肠。
        二、对文言文课文内容想象和背景延伸
        《伯牙绝弦》教材解读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伯牙绝弦”,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它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说它是东方文化之瑰宝也当之无愧。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寻味。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

伯牙把感情融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产生了共鸣。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道:“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自己,“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正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背景延伸:艺术离我们并不遥远,艺术就在我们身边。它可以是一首歌、一幅画,也可以是一件不起眼的小工艺品。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中国古典十大名曲:《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声音优雅,韵味之美,神为之夺,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是我国艺术的瑰宝和精华。有艺术的地方就有美。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两千多年前的春秋,在那青山绿水间寻觅一对知音的仙踪侠影,细读千古传说《伯牙绝弦》,聆听《高山流水》的高雅美妙。
        进行联想:我们一起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在听琴。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志在春雨、志在云雾、志在炊烟……子期会怎样赞叹?引导学生以排比句的形式说句子。俞伯牙和钟子期相识相知。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太好了,好像高高的泰山啊!”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如痴如醉,击节称快):“妙极了,好像广大的江河啊!”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皎皎兮若明月!”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志在炊烟,钟子期曰:“善哉,袅袅兮若炊烟!”志在春雨,钟子期曰:“善哉,潇潇兮若春雨!”志在白雪,钟子期曰:“善哉,皑皑兮若白雪!”志在杨柳,钟子期曰:“善哉,依依兮若杨柳!”钟子期发自内心的赞叹和表扬,使俞伯牙非常开心。徐志摩说:“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找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人生苦短,知音难觅。但是俞伯牙幸运地遇到了钟子期,视为知己,欣喜若狂。正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三、加强朗读和背诵
        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诗词和古文,在朗读中体会语言的优美。并积累优美的诗词篇章,加强文学修养,提升自身的知识素养,开阔书中的世界。
        总之,“文章天下事,得失寸心知”,每一篇文章都倾注了作者无数的心血,是作家呕心沥血写就而成的,所以“情”是文章的灵魂,“美”是文学的生命。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课文比比皆是,如何正确解读文中的情与美,意味着阅读教学的得与失。最美古典诗,古典诗词带来的婉约与凄美,令人沉醉不知归何处。
        
        参考文献:
        [1]聂恩华.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浅析[J].祖国(教育版),2013,(6).134.
        [2] 黎有炯.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6月12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