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红
陕西省蒲城县蒲城中学715500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加强语文学科教学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融合和链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帮助高中生构建完整、丰厚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品质,形成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和健康美好的情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实现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本文基于探索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路径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路径
引言
高中阶段的课堂教学依旧是语文教学的基本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的重要渠道,因此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进高中语文教学中,就成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一条最佳渠道。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应的传统文化教育,夯实高中生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的重要意义
改善教学方法。基于新课标改革制度要求下,教师需要提高自身阅读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与素养,使学生语文学习得到全面发展。而教师要想提升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结合阅读内容与学生爱好需求,改善课堂教学方法,确保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于语文阅读学习需求,从而有效提升语文阅读实践教学质量和效率。阅读逐渐成为高中语文实践教学的重要核心内容,教师通过提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能够充分保障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和效率。在教学中,阅读教学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师能否有效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交流沟通能力,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阅读基础,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全面发展。高中生阅读综合能力的培养关乎未来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能够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发展目标。
二、采用深入作品意蕴的渗透方式
在知识新常态背景下,高中语文要想发挥出自身优势,以及提升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效果。就必须在日常语文教学工作中,以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为目标和原则,合理渗透中华传统文化,通过传统文化丰富的道德理论和古人价值观,丰富语文教材内容,以及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渗透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深入作品意蕴的渗透方式,以多样化教学方式和渗透方式的引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深入了解作品意蕴,明确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和文化魅力。例如:教师在教学《劝学》相关内容时,为有效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则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全面深入讲解其中所蕴含的中心思想和文字意蕴,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比如:在讲解“学不可以已、学也者,固学一之也、用心一也”等相关文字含义时,可以引导学生,这些是全文的中心思想,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拥有修养和品德气质;其次,在学习期间,要将坚持不懈和持之以恒作为学习方向;最后,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专一的品质。通过这种渗透方式,有助于将文章隐藏的传统文化内容充分挖掘出来,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思想情感的理解,进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启迪,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素养和学习品质。
三、灵活安排中华优秀文化学习课
对于传统优秀文化地学习,教师教学也是关键一步,教师需要安排自己的课程设计,比如每个周安排几节课作为经典作品和文学知识的培养课,或者安排几节课作为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课,为了提高学生对文化知识的重视度,为了更好的利用高中有限的时间,也为了避免学生在语文课上做其他学科的题,教师需要规定好每个学期的任务,或者最好细化到每个周,比如要求学生每个周阅读完一篇诸子散文并能口头翻译和理解其大意最后写出一篇读后感,于周末晚自习时上交给语文课代表。每个学期读完一本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于寒暑假写三千字的心得感悟等等。这些都是一些有利于学生积累和学习的手段和方法。再如老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准备一个专门的笔记本进行成语的积累,每天摘抄五个成语,要求把成语的拼音和解释也一并抄录,要求学生每天积累一个作文素材,为了避免学生消极懈怠,老师需要利用晚自习等其他时间进行检查学生抄录的情况,为了学生能及时利用好自己积累的知识,教师也可以布置一些作文,题目不限,内容体裁不限,但要求学生写的作文里至少要包含自己近期积累的三个素材和二十个成语,这样操作下来学生就可以把自己积累的知识运用起来,不让自己的努力付之东流。虽然学生坚持下来很辛苦,但这种方法对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高大有裨益。
四、依托拓展延伸,结传统文化之果
语文知识博大精深,如果让高中学生仅仅抱着一本语文教材去学习语文,显然是不现实的。事实上,如果将每一名高中学生都比作是年轻的水手的话,那么,高中语文教材就好比是一座灯塔,指引着高中学生求知的方向。正因为如此,立足教材的适度拓展延伸也就成为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品读教材中的美文佳作,更要围绕教材内容指引学生进行适时适度地拓展延伸阅读。以拓展延伸阅读为契机,高中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就会得到进一步夯实,语文知识视野就会得到进一步开阔,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也就会得到进一步提升。鉴于课外拓展延伸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高中语文教师也可以乘着课外拓展延伸阅读之机,让学生更进一步地接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进而结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硕果。“林黛玉进贾府”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选自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如果学生的阅读视野仅仅局限于“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那么,学生对于《红楼梦》这部经典名著的认识与理解自然也是不完整的。正因为如此,教师要鼓励与指导学生去阅读《红楼梦》原著。通过让学生完整地阅读《红楼梦》原著,学生不仅能够更为全面透彻地理解《红楼梦》的思想内涵,还能够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与此同时,《红楼梦》中的尊敬长辈、用餐礼仪、生日礼仪、举止礼仪以及问好礼仪等这些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会在高中学生内心深处烙下深深的印记。而这,也正就是教师通过拓展延伸渗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经常性地指导学生在课外拓展延伸阅读过程中弘扬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就可以让学生自觉形成在课内外阅读中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
结束语
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使命,为有效突出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时代性特征,让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教育新常态时代的协调发展,需要教师全面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的现实作用和必要性,如此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与高中语文教学相融合。教师可以从采用多样化渗透方式,结合背诵鉴赏古诗词传播传统文化等方面出发,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参考文献
[1]李俊.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41.
[2]郑孟秋.语文阅读教学落实“文化传承与理解”策略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1):20-22.
[3]曾群峰.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89-90.
[4]韩文静.立足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宁夏师范学院,2019.
[5]史亚星.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研究[D].陕西理工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