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的应用及教学方式解读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9期   作者:郭英
[导读]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于学生数学学习力的提升有着较强的辅助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改善传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郭英  
        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海学校  261061
        摘要: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于学生数学学习力的提升有着较强的辅助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改善传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自身的陈旧观念,明确该种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意义,分析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要点,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从而有效提升数学教学的整体成效,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的应用及教学方式解读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方式;应用
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时期,此时若未打好基础,将严重影响学生在高中以及大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但初中数学相较小学而言更为晦涩难懂,易使学生产生逆反或畏惧心理,继而拒绝认真学习。在此背景下,导学互动教学方式渐渐兴起,成为初中数学教学变革的成功途径之一,是现今广大初中院校和教师必须学习探讨并有效应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本文便对这一教学方式及其应用进行了科学解读。
一、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概念
        所谓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就是把教学目标具体化、教材内容问题化、课时问题情境化,将导学案作为抓手,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互助、分享,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进行思考、交流与互助,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二、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意义
        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引下,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开展与实践对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导学互动能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地位,让学生参与到互动中发现和构建知识,学生自主思考、探究、互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其次,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下,通过一定的问题引导,并促使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展开知识的探究学习,如此一来,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了自身思维能力。最后,学生的学习状态从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逐渐转变积极主动学习,进而促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方式解读
        所谓导学互动,其重点在于“互动”二字,颠覆了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它倡导教师与学生是一种较为平等的地位,教师不应是居高临下式的谆谆教导,而应当是循循善诱,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课程中的趣味及其重要性,从而激起学习的兴趣而自发学习。但导学互动教学方式并不是反客为主把学生立于主体地位,而是在心理和客观地位上保持平等,但在专业上学生应屈从于教师,并服从和认可教师的权威地位。
四、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方式应用途径
        (一)合作互动,完成知识探究学习
        在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必须充分借助有效的互动,构建一个高效的、和谐的课堂,进而促使学生在有效的互动中完成知识的高效学习。具体来说,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首先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学习目标,之后按照小组合作的分组原则,将6~8个学生分为一组,尽可能让小组成员在知识、思维和能力上具有一定的差异,以实现组内互补,同时又要保证各个小组的实力相当。另一方面,面对学生在合作中所碰到的困难或是比较大的分歧,教师必须给予一定的帮助,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这一部分知识的探究学习;最后,初中数学课堂不仅要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还要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的互动,进而形成一个高度互动的课堂。

例如,在“一次函数”的导学互动教学中,教师就以“生活中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举例”作为导学内容,让学生分组合作,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探究一次函数的性质、图象等,共同完成这一部分知识的探究学习。同时,在具体的合作探究过程中,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遇到的障碍等,教师再通过一定的提示,引导学生顺利完成这一任务。
        (二)教学阶段将学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结合起来
        “导学互动”的教学方法,其关键内容还在于”互动”。“互动”也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互动。初中数学有些知识逻辑概念抽象,不易理解,教师在课堂上多与学生互动,可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随时在互动之中感知学生的学习成果。“互动”增加了学生对课程的“贡献”,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是教学的必要前提。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利用学生课堂的生成资源,及时进行导学,将学生引导到更深层的知识学习中。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之间互动讨论,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有助于提升整个课堂气氛。比如,在讲解方程式时,教师可以先抛出一个问题“有两批货物,第一批480吨,第二批524吨,运送完第一批需要8节火车和20辆汽车,而运送完第二批则需10节火车和6辆汽车,假设每节火车装货x吨,每辆汽车装货y吨,那如何能运用已知条件列出方程式”,然后让学生举手上台抢答,或者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抢答。最后再让学生自己思考这一道题如果交换一下已知和未知条件,一共能变换出多少种方程式。可以分小组竞赛,看哪一组变换的既正确又多,起到开拓思维、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与此类似,初中数学课程不像其他课程如语文、历史等可以讲故事,也不像物理、化学等可以具体到实实在在的试验,它大多是假设了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然后通过这种理想的状态去发现和解答一般原理。初中数学更多的是一种锻炼学生思维方式的途径,因此这决定了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互动”很难具象化,因此往往需要教师巧妙地找准学生的兴趣点,然后就此抛出问题,并正确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强调归纳,构建知识体系
        在互动导学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是知识自主学习和探究的主体,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必须在此对其进行强调、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进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归纳总结不是教师给学生进行知识的直接传递,而是指导学生对合作交流存在不足和疏漏的地方进行弥补,让学生主动发现和构建知识,教师进行补充和纠正,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教师在本学年初中数学开课之前可以统观全部课程,并把课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当每一阶段课程结束时,都应当专门抽出一节课进行回顾和总结。教师可以事先编写好阶段性课程总结大纲,但是只编写出框架或轮廓,随后在课堂上印发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将知识点填充完整。可以给学生留出时间让他们自由填充,也可以让学生分组一起填充,看哪一组填充的最正确最完整,或者,也可以当做课下作业留给学生,甚至,教师也可完全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总之,这一阶段必须得有,具体实施策略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而当学生总结归纳完成后,教师一定要再进行一遍点评,帮助学生进一步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结束语
        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契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互助、分享中学习数学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作用,在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边永强.“导学互动”对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影响分析[J].名师在线,2019(36):21-22.
[2]王胜学.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的应用及教学方式解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3):59.
[3]于艳梅.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129+131.
[4]吴晓娟.关于“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2):50.
[5]梁尚能.导学互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9(03):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