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艳
新民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100300
摘要:现在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都开设了电算化课程和手工模拟课程,但不论是课程的设置、课时的安排、教材的选用及教学目的设计,都是两条线并行,彼此忽略的关系,因此其实际操作和运用当中存在着教学之间脱节,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的现象。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中职学校手工与电算化相结合的会计综合实训同步化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学校;手工与电算化相结合;会计综合实训;同步化探讨
引言
当下,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推广,会计电算化是促进以后中职学校学生走入企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这里可以看到会计电算化应用前景广泛、高效。会计电算化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物中,所以各中职学校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改革时应该特别注重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以及会计电算化软件人才、维修人员的培养,让数据更准确、传播更快速,让中职学生能够便捷地查阅账目问题。随着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只要将这些问题合理的处理,会计电算化的工作将会向着更广度和深度发展,让教学内容的更加明朗、更加精细。我们相信会计电算化软件功能会更加强大,使用会更加方便、安全。
一、会计形势及会计电算化的相关概念
(一)会计形势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生产经营的不断发展,会计记账模式从手工记账逐渐转变为会计电算化,面对全球经济模式的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也逐渐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二)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是指借助电子计算机的信息技术开展会计工作,是指挥各种计算机代替手工完成会计工作的过程。在会计核算电算化的基础上,利用会计核算提供的数据和其他经济数据,借助计算机会计管理软件提供的功能,帮助会计管理人员合理的筹措资金、运用资金、控制成本费用等。
(三)会计电算化的优点
第一,会计电算化的出现能够推动会计行业和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也能够进一步推动会计技术的创新。利用会计软件进行电算化处理可以使会计从业人员随时获得想要的数据。很多复杂的数学模型和方法可以在会计电算化中得到应用。同时,会计人员可以借助大数据获得更多的可靠信息从而实现数据处理的精确性。第二,大大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尤其是大数据时代下月末,季末,年末结账时的巨大数据量都能够有效减少。因为合适的系统软件能够短时间内解决发生的账务处理问题。由于会计人员不小心犯的错误可能导致处理结果的千差万别,使用会计电算化处理却能够大大减少错误的发生,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第三,会计电算化的出现使得进行财务处理时更加方便快捷,便于查询,汇总和报告。借助会计软件,会计从业者可以通过查询框很方便的找到自己想要的数据。可以根据输入的凭证自动汇总各个账目和自动生成各类报表,并且可以保证生成的账目和报表准确无误。第四,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会计电算化不像之前的手工会计那样只有得到了最后的报表才能开始查找错误的源头,只能做到事后管理。而大数据时代下逐渐发展的会计电算化可以做到事前预测以及事中控制。为财务会计的管理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导致电算化会计和会计手工实习课程分离的原因分析
(一)硬件条件问题
会计专业教学对于相关的硬件设施要求有不同之处,所以大部分学校两个相关的实习教室是相互独立的,而在相关课程开展时,针对某一项课程的要求在特定的教室展开相关的教学,所以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只能单独进行电算卦和手工计算操作,无法将两者进行有效的融合和衔接。
(二)教材编排问题
由于现在多数学校相关两门课程都在用单独做课,单独编撰相关教材的方式进行教学,其教学的教材和模拟经营的业务都并不相同,这样导致相关的课程无法实现真正的联系,学生在学习时,由于教材和课程模拟色景不同,所以更容易将相关课程理解为两个不相干的无联系的独立个体,课程影响其对于相关信息运用和分析。
(三)教师的业务知识能力欠缺
当下,还有部分教师掌握的计算机知识较为片面,有的人员虽然可熟练进行手工会计核算,但是操作计算机进行核算时,其效率及质量大大下降。而会计电算化的应用,需相应的教师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技能,充分了解相应的计算机使用理论知识,又要求教师掌握计算机的流程,最终还需要这些人掌握财务软件的使用技术和维护。如果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不能及时排除,将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影响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果。
三、会计电算化与手工模拟实训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一)对于现有的场地进行充分的利用
既然存在着硬件条件的场地限制问题,就需要开动脑筋,在现有的课程设计和课程安排上进行改进和创新,来打破场地对于相关课程推进改革的限制。首先,在课程设计上要弱化原先实训室单一功能定位。其次,要通过对于两门课程相互结合的实训方法来实现课程的互联互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让学生有充分的空间完成电算预算和手工记账。
(二)完成对于教材的重新编撰
要实现两门课程的同步,就必须要将两门原先独立的课程的教材进行重新编撰,以具体案例为中心,以学生未来就业方向为中心,将现有的课程和案例进行混合编撰,以具体的教学目标以及具体的实践项目为课程的主体,将相关的信息和知识点进行重新编排。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案例实践过程当中,对于相关知识点达到学会和掌握的要求。必须通过实践化、实用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改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对于未来即将面对的工作岗位当中的实际需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更容易适应企业对于其工作岗位的要求,完成相关的工作,快速上手快速就业。
(三)完善和提高会计软件功能,向财务管理方面过渡
现行的会计管理工作软件以及财务核算软件具有财务核算功能而缺乏财务管理功能的缺点。当下的会计软件从传统的核算功能逐渐向核算+管理的全方面功能过渡,但是,当下其软件的模块功能并不能直接体现出来,导致了一些具体的应用和实施过程具有不清楚、不明显的缺点,不能够展现会计电算化特点优势。因此,对应教师需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将管理工作和会计电算化各个子系统联系起来,实现各个环节的数据共享,发挥会计电算化的真正价值。这样能够方便决策者做出准确的决策,还能够帮助学生高效的学习。
(四)创新教学方法,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
我们应该创新教学的方式,以增强教学的效果,从而使得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让他们拥有比较强的操作的能力和会计电算化实际操作的能力。在具体实施教学的时候,应该根据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来设置教学的活动,从而构建多样的实训教学模式。此外,除了改革教学的方法之外,还要创建新的评价体系,对于教学的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使得教学方法得到优化。
结束语
总之,合理运用实训同步化可行性措施,会使得的会计电算化的课程满足当代企业对于会计方面的人才的需求,而且对于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改革会提升教学的效果,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操作性强的专业型人才。所以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的时候,应该围绕着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金瑾,贺丰.中职会计专业手工及电算化账务处理同步实训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33):47.
[2]卢和英.会计电算化实践性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8(29):210-211.
[3]徐岩.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J].现代职业教育,2018(14):105.
[4]温晓燕.探究中职会计专业的电算化教学方法[J].考试周刊,2018(07):173.
[5]许艺.中职学校电算化会计与手工模拟实训同步化探讨——以上海市行政管理学校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01):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