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
武警工程大学乌鲁木齐校区
摘要:通过激活自主性教学效能、构筑自主性教学模式、探究自主性教学方法、引入现代媒体技术等方法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自主性创新型
自主性教学是让学生主体在教师主导的点拨下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求自得。其核心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激活自主性教学效能,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深受传统教育思想与模式的束缚,过于强调社会控制思维的一面,压制了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因此,如何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要靠创新性教育方法来实现,通过自主性教学效能的发挥,恰恰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注入了新的思想与活力。自主性教学效能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能动作用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得到充分发挥。教师采取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获取知识。并借助形象思维和富有激励、吸引式的情绪,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使他们独立思考问题,把外来的知识通过选择、理解、吸收和重新构思,逐步增强创新意识。同时,教师要把学生反馈来的学习情况,从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心理素质、情感因素、智力品质、方法技巧、自控能力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基础上,择要精讲释疑,使学生在积极思维中认识事物,提升感受力、判断力、联想力和创造力。学生一旦有了创新欲望,就会如饥似渴地捕捉自己未知的知识,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自主性教学效能强调学生的个性,学生既注重激烈的智力活动过程,更注重自身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冒险性的激发,将会在积极的活动参与中不断提出新问题,探索新思路、新方法,获取新知识,解决学习、实践中的新问题、新矛盾,继而为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师在自主性教学过程中应深入地研究学生的个性发展。一是承认学生在智力、才能和文化背景诸方面存在的差异。因人施教,鼓励学生深思多问,孜孜以求,在继承与批判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发展学生独特的思维风格。二是承认学生个性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事实。教师要以引导的心态对待每个学生,使学生的身心自由地表现和舒展。通过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和学生之间的互助,达到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渐进的目的。自主性教学效能还必须重视学生情感世界的塑造,培养其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较高的审美情趣及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
二、构筑自主性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有效获取知识
自主性教学,并非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如果教师引导有方,学生自求有术,知识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生就会渐入自主学习的理想境界。教师引导构筑自主性教学模式必须把握好三个环节:第一,精心指导预习。预习是研习的前提与基础。学生经过预习,对教材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有了一番摸索的功夫,或者是略有领悟,或者是不得要领,或者是困惑不解。一旦进入研习阶段,学生的兴趣会全身心地投入。一方面,可以从容地、有条不紊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略有领悟的急需得到印证和深化,不得要领的急需理清头绪,困惑不解的急需弄个明白,自然就格外注意,毫不懈怠,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二,精心组织研习。
预习仅仅是学生个体对教材的初步探索,其间有正确的见解,有错误的看法,有片面的认识,有肤浅的分析,有疑虑的地方,有遗漏的处所。研习既植根于预习,又是预习的升华。预习得对不对,充分不充分,由学生与学生讨论,学生与教师讨论,求得解决。为了取得最佳研习效果,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精神,形成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课堂氛围。处在这样一个热烈的气氛中,没有哪一个学生会无动于衷。他们一要发表自己的见解,二要听取别人的意见,三要思索别人的看法,四是反驳相悖的观点,五要提出自己的疑问。因而总是不停地作深层次的思索。为了取得最佳的研习效果,教师还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也就是在学生遇到解不开的疑团,或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时候,教师要高屋建瓴,揭示规律,理顺思路,提供方法,点石成金,开启心扉,达到学生豁然开朗、触类旁通的效果。第三,勤于自我修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本领,较之教师以讲析教材为专务,自然要复杂得多,艰辛得多。这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敏捷的思维能力,指挥若定的大将风度,方得以在研习的过程中,随时捕捉偶得的机遇,因势利导;随时适应变化之情势,调整部署;随时直面学生质疑,对答如流。而要做到应变如神,教师不可不勤于自我修炼,不断实践,不断吸收,不断探求,不断总结,不断创新。
三、探究自主性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性教学要注重学生自觉的、积极的、有针对性的独立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动作用,做学习的主人。第一,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这需要教师注意掌握学生的求知特点,把功夫下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上,做到教学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教学过程逻辑性强;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有创见、有深度、富有启迪,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制造悬念。第二,要挖掘潜能,指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会学习”不是单纯的传承知识,而是以探索为主的主动学习,表现为学习意识的增强、学习习惯的形成、学习能力的提高、创造潜能的开发。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一是引导学生变盲目学为会学。二是引导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三是引导学生变难学为易学。四是引导学生变“无疑”为有疑。第三,营造氛围,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时空。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学环境,营造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是学生实现自学目标的重要条件。一是实行弹性管理,适应学生个性发展要求。二是转变考评观念,引导学生自觉提高综合素质。三是实行互动教学,展现和发展学生的个体创造力。
四、引入现代媒体技术,提高自主性教学效果
现代媒体技术引入之后,教师更多的处于协助者的地位,学生自主的行使主人的权力,面对学习中的种种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和发展创新思维空间,无疑为自主性教学模式的建构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运用多媒体技术自主性教学过程,能有效地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化难为易,方便快捷,使自主性教学的实施更加便当,尤其解放了教师。由于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部分功能,教师从课堂的施教中部分的解放出来,使之在教学中激发、引导、启迪学生的作用体现得更为明显。现代媒体技术在自主性教学中的运用,为学生实现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更为良好的学习条件。现代媒体教学技术可展示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是创设情境的最佳工具。使知识能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大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自主性教学中利用现代媒体教学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茂、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创设了良好的自主性教学情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和创新欲望。现代教学技术可以灵活地渗透于自主性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意识,使他们身临其境地感觉到在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学习中,观察、思维、记忆、想象、创造能力有很大提高。这也是当前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