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峡 余佶宸 肖浪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摘要]: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全国各地小学都响应着“停课不停学”的号召,这就进行了信息时代下的大规模线上教学,文章以小学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个案分析法,从家庭、教师、学生三个方面研究了教学中存在着的各种问题,并基于以上作出一定的策略和对于未来教育的思考,希望为“互联网+教育”抛砖引玉,有利于未来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疫情;小学;线上教学
二零二零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对全国人民的生活生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导致学校不能正常进行开学,可是教育一刻也容不得松懈,在教育部的指导意见下,各小学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各种资源展开线上教学。疫情使得打破时空限制的线上教育市场需求爆发,一时间各个小学都用上了钉钉、微信、QQ等平台进行教学,因此2020年春季学期就这样开始了。
一、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
线上教学改变了过去面对面的授课方式,既保障了教师和学生的健康安全,又保障了学生的学习进度。线上教学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当然也存在着有限的适用性,这对教师、学生、家长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正逐渐暴露出来一系列问题。
1.在家庭方面的问题
每个家庭在自身、经济、职业、文化、素养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因此产生的问题也有很多各不相同。
首先,对于一部分家庭来说,居家学习条件相对简陋,上网课需要的电子产品是一个负担,网络资费也是一个问题。多数学生使用手机学习,页面较小,对眼睛特别不好,没有电脑难以实行需要实践操作的计算机课程。
其次,部分家长缺乏家校合作的意识,不怎么管孩子的学习,我认识一六年级学生,父母直接把手机给他,完全没有监督孩子的学习方面,也只过问孩子作业做完了没有,其实很多家长都这样查看学习情况,这并不是一个好的衡量标准。
再者,在这个时段,孩子的辅导任务怎么办,有些家长因为工作特殊没有时间陪伴孩子,而有些家长也不懂这些学习问题,无法引导孩子的学习。
还有一点,家长要操心孩子的生活,在面对管理学习方面就缺少了耐心,造成家庭关系紧张。有新闻报道一妈妈在女儿房间里安装摄像头。这是不对的,孩子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作为家长应该正确引导才是,而不是一味的监视,不能对孩子过于苛刻和干预。
2.在教师方面的问题
这是教师少有经历的线上教学,老师们缺少经验,对软件操作不熟悉,遇到某些故障不会处理。再者网课平台用户量猛增,使得平台系统难以承受,于是难以延续计划的教学活动。
有的老师就只放录播或者视频链接给学生,缺乏了师生互动,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完全失效,氛围不够,导致学生学习时心不在焉,甚至不学习。但是直播也能出现问题,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在屏幕中津津有道,学生一脸懵,完全跟不上。教师辛苦的备课、讲课化为了泡影,实在是可惜,这样还会造成学习两极分化现象,影响教学质量。
还有上课形式单一,基本只能听见老师遥远的声音,教学时间过长,节奏过快,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不了多少时间。并且有些课堂形态不能呈现,比如讲练结合课,老师无法做到以前那种课堂上的检测和监督。还有音体美等课没有办法实现。
3.在学生方面的问题
大部分小学生自制力不太强,没有那么容易适应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因此很容易出现上课不认真的情况。
部分学生受外界影响很大,一点喧嚣声就给带走了,难以进入学习状态。还有的学生根本不会看老师发的知识链接,只是完成必须要交的书面作业,学习效率低,线上作业也不怎么真实,抄袭很容易,考试也失了效度。
上文谈到的那位同学,父母把手机全权交给他学习,殊不知他正在分屏玩游戏呢。对于体育老师安排的任务,钉钉打卡跳绳,他也不会完成,没看见似的。我还看见他的科学课老师,上次在家长群语重心长的发了很长一段话说到学生们都不听她的话,打电话给家长督促反而被家长说了。
二、实施线上教学的策略
虽然此次线上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但是疫情之前,我国教学形式中已经广泛使用了网络辅助,这次搬上台面,自然也是有收获的。
1.家校协同,形成教育合力
学生居家学习,老师主导者的地位减弱,因而得到家长的支持很重要。在教育部发布的《给全国中小学生家长在疫情防控期间指导孩子居家学习生活的建议》中,家校协同成为保障“停课不停学”成效的重要力量。
家长应该增强意识,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科学有效地监督和指导孩子开展线上学习。老师也要利用各种渠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比如视频远程家访。
2.多方式教学,注重全面发展
线上教学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做好线上的教学安排。一节课不能只是老师干讲,可以结合直播、录播、语音教学等,学生作为教育主体,老师得注重因材施教,多交流互动。
我认识一位三年级学生,疫情期间在农村生活,有一节关于花的作文课,她的老师就很注重课程开发,像这种在早中晚去土地里观察油菜花的机会真是难得。
在安排线上教学活动时,必须适当适时安排音体美和综合实践等学科的教学活动。这样做是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即使线上条件不成熟,也要想办法创造条件。
3.提前准备,意识到位
学生应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课前准备好课堂所需,甚至可以借鉴新闻里某学校学生在家里穿校服上课,这样可以更好地进入学习氛围,把线上学习当作和平常一样的真正的课堂,充分发挥自觉性,保证学习效果。
我看见很正能量的新闻报道学生登上山顶找信号学习。这样的好学生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这种精神是值得大家去学习的。
三、对于线上教学的思考
以前大部分教师对于“线上教学”的尝试仅限于在多功能教室里面放PPT、音频、视频资源等,并没有真正的将网络教育与实体课堂相融合,所以才有了这次上网课的紧迫感。线上教学的潜力和网络平台的丰富资源,还远未被意识到和挖掘出来。未来可期。
要充分意识到此次线上教学给我们带来的是一次重大变革的挑战与机遇。这是一次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转变观念,学习方式可以发生革命性突破,真正开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的难得一遇的时机。
我相信此次疫情之后,教育界一定会把这期间教学模式的反思贯穿到从管理者到教师的各个层次,真正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之中。
教育正迈向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未来教育变革的重要发展趋势。线上教学不受时空的限制,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种手段。它与课堂教学的主旨是一样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与做人。好东西要用好,发挥好它存在的价值,信息时代,我们一起探索教育。
参考文献:
[1]邰丽.新冠疫情下线上教学的不足与改进[J].价值工程,2020,39(21):7-8.
[2]李兆义,杨晓宏.“互联网+”时代教师专业素养结构与培养路径[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07):110-120.
[3]赵华灵,宋昶逸.新冠肺炎疫情下网络直播教学的利弊分析[J] .决策探索(下),2020(05):63-64.
[4]梁秋英,孙刚成.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及启示[J].教育研究,2009,30(11):87-91.
[5]吴安艳,熊才平,黄勃.网络通讯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变革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29(03):60-65.
[6]张铁光.新冠肺炎疫情下把教学转移到线上的五个建议[J].世界教育信息,2020,33(05):16-17.